行政处罚权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2-05
行政处罚权
1、未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私设会计账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3、填制、取得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4、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者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5、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6、提供不一致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7、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记账本位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按照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者记账本位币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8、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毁损、灭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按照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9、未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拒绝依法实施监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按照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者拒绝依法实施的监督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还应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10、任用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会计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任用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会计人员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可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以上是关于行政处罚权的相关规定和相应的处罚种类。根据不同的违法行为,相应的行政处罚措施将被采取。请各单位和个人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处罚种类: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对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的;(二)截留代收财政收入的。”
处罚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供应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被处以采购金额千分之五以上千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并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一至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如果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吊销其营业执照;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情形包括:
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
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
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
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
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
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处罚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八条,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政府采购业务中有违法行为的,将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处以罚款,并可以依法取消其进行相关业务的资格;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处罚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八十二条,集中采购机构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考核中,虚报业绩,隐瞒真实情况的,将处以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代理采购的资格。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违反规定设立财政收入项目
违反规定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
对已明令取消、暂停执行或者降低标准的财政收入项目,仍然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者变换名称征收
缓收、不收财政收入
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
违反其他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不依照规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
违反规定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五条,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财政收入
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
违反规定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将应当纳入国库核算的财政收入放在财政专户核算
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
其他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
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
违反规定调整预算
违反规定调整预算级次或者预算收支种类
违反规定动用预算预备费或者挪用预算周转金
违反国家关于转移支付管理规定的行为
其他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八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单位和个人有以下违反国家有关投资建设项目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截留、挪用国家建设资金
以虚报、冒领、关联交易等手段骗取国家建设资金
违反规定超概算投资
虚列投资完成额
其他违反国家投资建设项目有关规定的行为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擅自提供担保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一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账户管理规定,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处罚种类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二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以下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之一的,将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的处罚: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滞留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截留、挪用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处罚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七十四条,纳税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将被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有违法所得,将被没收违法所得:
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
截留代收财政收入
法律依据:《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人或被评估单位串通作弊,故意出具虚假报告的,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该资产评估机构给予下列处罚:(一)罚款;(二)暂停执业;(三)吊销国有资产评估资格证书。”
违法行为处罚种类及法律依据
119、资产评估机构因过失出具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因过失出具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处以所得收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并予以暂停执业。
120、资产评估机构冒用其他机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机构以本机构名义执行评估业务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七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冒用其他机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机构以本机构名义执行评估业务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
121、资产评估机构向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索取、收受业务约定书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或者利用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八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向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索取、收受业务约定书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或者利用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责令改正,予以警告。
122、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能力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九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能力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
123、资产评估机构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支付回扣或者介绍费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九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支付回扣或者介绍费的,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
124、资产评估机构对委托人、被评估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胁迫、欺诈、利诱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九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对委托人、被评估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胁迫、欺诈、利诱的,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
125、资产评估机构恶意降低收费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九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恶意降低收费的,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
126、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存在利害关系应当回避没有回避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存在利害关系应当回避没有回避的,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
127、资产评估机构泄露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商业秘密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泄露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商业秘密的,予以警告。
128、资产评估机构不按照执业准则、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执业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不按照执业准则、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执业的,予以警告。
129、资产评估机构拒绝、阻挠财政部门依法实施检查的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拒绝、阻挠财政部门依法实施检查的,予以警告。
130、收费票据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的;
131、转借、转让、买卖、代开、涂改、抽底拆本使用、擅自销毁收费票据的;
132、使用过期或者作废收费票据收费的
根据《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收费单位有收费票据使用超出规定范围、转借、转让、买卖、代开、涂改、抽底拆本使用、擅自销毁收费票据以及使用过期或者作废收费票据收费等行为的,由财政部门暂停供应其收费票据,并处以罚款。
133、遗失收费票据不报的;
134、不按规定接受收费票据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报表、资料、证件的
根据《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收费单位有遗失收费票据不报、不按规定接受收费票据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报表、资料、证件等行为的,处以罚款。
135、擅自印制、伪造、变造收费票据,擅自制作收费票据监制章的
根据《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收费单位擅自印制、伪造、变造收费票据,擅自制作收费票据监制章的,由财政部门封存、销毁擅自印制、伪造的收费票据、收费票据监制章,并处以罚款。
136、未经省财政部门批准,擅自委托、转让收费票据印刷业务或者到外省印制收费票据的
根据《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收费单位未经省财政部门批准,擅自委托、转让收费票据印刷业务或者到外省印制收费票据的,由省财政部门予以封存、销毁擅自印制、伪造的收费票据,并处以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