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信贷外汇管理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法律知识

贸易信贷外汇管理的现状及政策建议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5-30

 
34893
摘要本文通过对以贸易信贷形式表现的短期外债、隐性外债形成原因的分析,揭示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背景之下,此类外汇资金跨境流动量过快增长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以及在现行外汇管理政策体系下贸易信贷外汇监管的难点,并提出了改进及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的建议。

贸易信贷的定义和背景

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直接提供商业信贷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贸易信贷的产生是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时间的不同而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它通常是基于一定的贸易背景产生的债务。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往往导致与之相关的融资需求上升,贸易信贷的增长与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之间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同时,贸易信贷的增长也反映了进出口企业利用延期付款和提前收汇等方式来防范汇率风险的意愿较强。

外汇管理现状及难点

外汇资金流动的结构

自2001年以来,受人民币升值预期、本外币利差和国内良好的投资环境的影响,各种形式的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涌入中国境内。从跨境资金流动的结构来看,贸易信贷形式表现的资金占据了一定的比例。这与近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贸易融资需求上升有关。贸易信贷的增长是短期外债占比增长的主要原因,对外债余额的贡献率达到了31.47%。贸易信贷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项目。跨境资金流动的增加将进一步加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国内过热的经济形势,对宏观经济运行和金融体系健康发展也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防范和化解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特别是贸易信贷形式的短期外债、隐性外债资金流动,成为外汇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

当前短期和隐性外债流入过快的原因

主客观因素的双重促进

短期和隐性外债的大量流入是主客观因素双重作用的结果。客观因素包括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而主观因素则是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选择。近几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境外投资者。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极易引发其投资和扩大再投资的欲望。当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且境内融资无法满足需求时,它们往往通过从境外融资来弥补资金缺口。这种资本的不断流入进一步加剧了宏观形势的热度,形成了宏观、微观双向促进的效应。

本外币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的影响

延伸阅读
  1. 国际贸易销售合同范本的撰写
  2. 积极影响
  3. 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4. 环保技术壁垒的合法构筑
  5. 转让非专利技术是否需要交税?

国际贸易热门知识

  1. 绿色贸易壁垒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2. 第一条:参与国际保付代理业务的相关方
  3. 贸易术语的概念及内容
  4.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目标
  5.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6号
  6. 进出境交通工具负责人要将哪些内容通知海关
  7. 海关接受申报后能否修改申报内容
国际贸易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