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民事执行的法律后果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妨害民事执行的法律后果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09-30

 
348344

妨害民事执行的后果及构成要件

一、妨害民事执行的后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对于妨害民事执行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若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具体的妨害民事执行行为包括:

  1. 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2. 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指使、贿买、胁迫他人作伪证;
  3. 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已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或已被清点并责令其保管的财产,转移已被冻结的财产;
  4. 对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加人、证人、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协助执行的人进行侮辱、诽谤、诬陷、殴打或打击报复;
  5. 以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
  6. 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对于有上述行为的单位,人民法院可以对其主要负责人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若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和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若构成犯罪则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妨害执行行为的构成要件

妨害执行行为的构成要件对于正确把握立法精神、准确界定行为范围,甄别实施中复杂多样的妨害执行行为并加以处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前文所述,妨害执行行为应符合以下构成要件:

  1. 妨害执行行为的主体可以是当事人或案外人,也可以是单位;
  2. 妨害执行行为发生在执行程序进行期间;
  3. 行为人必须有故意,明知其行为的性质、后果却仍然为之;
  4. 行为可以是作为的或不作为的,即行为人积极实施了违法行为或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法定义务;
  5. 必须有妨害执行的行为存在,即行为人实施了能阻碍正常进行的违法行为。

三、民事执行的依据

民事执行的依据是人民法院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具体而言:

  1. 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双方实体权利所作的结论性判定;
  2. 民事裁定书是人民法院为解决本案程序问题所作的判定,包括财产保全的裁定、先予执行裁定以及对外国法律判决、裁定或国外仲裁机构裁决的承认和执行裁定;
  3. 民事调解书是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产物,一般不发生执行问题,但若当事人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法律义务,则可以作为执行依据。

以上是关于妨害民事执行的后果及构成要件的介绍。妨害民事执行行为将面临罚款、拘留的惩罚,情节严重者可能会承担刑事责任。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登录手心律师网免费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1. 刑事拘留期限及法律规定
  2.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普遍司法准则
  3. 刑事辩护与代理的区别
  4. 浅议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审理
  5. 不同的案件算累犯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最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
  2. 未成年理发店当学徒违法吗
  3. 提起民事赔偿的诉讼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
  4. 承办法官履行哪些职责
  5. 学校里面开店卖零食违法吗
  6. 债务人有财产强制执行三年后法院还会如何办理
  7. 写谅解书可以反悔吗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