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惠国待遇若干原则理解与运用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5-01-28
1994年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原则的理解与运用
1. "原产于"的含义
根据关贸总协定的最惠国待遇条款,该条款仅适用于原产于成员方的产品。其目的是确保各种优惠待遇仅针对成员方生产或加工的产品,而不包括非成员方的产品。换句话说,只有在成员方境内生产或加工的产品,即使通过非成员方进入另一成员方境内,仍然享受关贸总协定规定的最惠国待遇。相反,如果产品是在非成员方境内生产或加工的,即使通过另一成员方进口到进口成员方境内,也无法享受最惠国待遇。因此,最惠国待遇与产品原产地规则密切相关,确定产品原产地是适用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重要前提条件。需要指出的是,《1994年关贸总协定》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仅适用于成员方之间生产或加工的产品,这与关贸总协定成员方通过双边条约向任何非关贸总协定成员方提供的最惠国待遇有所区别。非关贸总协定成员方通过双边贸易协议享受到的最惠国待遇是有限的。非关贸总协定成员方生产或加工的产品只能享受到与其签订含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协定的关贸总协定成员方已经给予或即将给予其他成员方的各种优惠待遇,但无法享受关贸总协定其他成员方已经给予或即将给予的各种优惠待遇。如果非关贸总协定成员方希望获得这些优惠待遇,就必须与其他关贸总协定成员方分别签订含有最惠国待遇条款的双边贸易协议。
2. "任何其他国家"的含义
《1994年关贸总协定》第1条第1款中使用了"任何其他国家"一词。这里的"任何其他国家"不仅指关贸总协定成员方之间相互给予的各种优惠待遇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其他成员方,还包括关贸总协定任一成员方已经或将要给予非成员方的各种优惠待遇也应立即、无条件地给予关贸总协定的其他成员方。"任何其他国家"的规定使得关贸总协定成员方享受的最惠国待遇可以因为部分成员方通过双边贸易协议向非成员方提供最惠国待遇而呈现扩大的趋势。因此,最惠国待遇制度的影响实际上超出了调整成员方之间贸易关系的范畴,使得在优惠的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性的原则和方向。最惠国待遇原则因此成为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基础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