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10-15
为了加强和规范减刑、假释的法律监督工作,保证刑罚变更执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了《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规定》。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减刑、假释案件的提请、审理、裁定等活动实行法律监督。
人民检察院根据情况对减刑、假释案件的提请、审理、裁定进行不同的处理:
人民检察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实行统一案件管理和办案责任制。
人民检察院收到执行机关移送的减刑、假释案件材料后,应当及时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对拟提请假释案件,还应当审查社区矫正机构或者基层组织关于罪犯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检察院可以采取调阅复制有关材料、重新组织诊断鉴别、进行文证鉴定、召开座谈会、个别询问等方式进行调查核实。
人民检察院可以派员列席执行机关提请减刑、假释评审会议,了解案件情况,发表意见。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减刑、假释案件时,人民检察院应当指派检察人员出席法庭,发表检察意见,并对法庭审理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
检察人员应当在庭审前全面熟悉案情,掌握证据情况,拟定法庭调查提纲和出庭意见。对执行机关提请减刑、假释有异议的案件,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通知相关证人出庭作证。
庭审开始后,执行机关代表宣读减刑、假释建议书并说明理由之后,检察人员应当发表检察意见。
庭审过程中,检察人员对执行机关提请减刑、假释有疑问的,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出示证据,申请证人出庭作证,要求执行机关代表出示证据或者作出说明,向被提请减刑、假释的罪犯及证人提问并发表意见。
法庭调查结束时,在被提请减刑、假释罪犯作最后陈述之前,经审判长许可,检察人员可以发表总结性意见。
庭审过程中,检察人员认为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案件事实、证据,需要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或者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的,应当建议休庭。
检察人员发现法庭审理活动违反法律规定的,应当在庭审后及时向本院检察长报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
人民检察院收到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书副本后,应当及时审查裁定的合法性,包括裁定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裁定的程序是否合法、是否送达执行并向社会公布等。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不当的,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副本后二十日以内,依法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减刑、假释裁定提出纠正意见的,应当监督人民法院在收到纠正意见后一个月以内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并作出最终裁定。
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已经生效的减刑、假释裁定确有错误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纠正意见,提请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依法另行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并作出裁定。
人民检察院发现司法工作人员在办理减刑、假释案件中涉嫌违法的,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并根据情况,向有关单位提出纠正违法意见,建议更换办案人,或者建议予以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民检察院办理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案件,按照有关规定实行备案审查。
以上是关于监狱服刑人员减刑规定及法律监督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