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份合同无效如何处理工程款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6-07
裁判要旨
当事人就同一工程签订的数份合同均被认定无效,又难以确定实际履行的合同时,应依据公平原则,参照双方达成合意并经主管部门审查备案的合同结算工程款。
案情
2009年6月12日,河南省洛阳五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五建公司)与洛阳向阳房地产置业有限公司(下称向阳公司)签订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下称6月12日合同),6月25日双方又签订施工合同(下称6月25日合同)并在建设局备案。2010年8月27日向阳公司、五建公司、河南军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军安集团)签订三方合作协议书(下称三方协议),约定项目28层以上向阳公司同意军安集团委托五建公司施工。五建公司以向阳公司严重拖欠工程进度款为由,诉至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向阳公司支付工程款3800万元及利息。
裁判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6月12日合同、6月25日合同均因未经过公开招投标程序而无效。五建公司的工程款,应参照双方实际履行的6月12日合同约定的价款予以确定。判决向阳公司向五建公司支付工程款496万余元及利息。
一审宣判后,五建公司、向阳公司均不服,向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河南高院经审理认为,6月12日合同和6月25日合同均无效, 6月25日合同对工程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作了重大变更,经过了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并备案,其签订时间在后,更能体现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该工程经验收系合格工程,故应参照6月25日合同结算工程款。判决向阳公司向五建公司支付工程款1105万余元及利息。
二审判决生效后,向阳公司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其再审申请。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当事人就同一工程签订的数份合同均因违反招标投标法、建筑法的禁止性规定而无效,且数份合同约定的工程款不同,当事人实际履行的合同难以确定时,应当参照哪份合同进行结算。
一、参照当事人真实合意和实际履行情况
通过分析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体现的真实意思表示,结合双方实际履行的事实判断当事人之间的真实合意。确定双方实际履行的合同是确定结算标准的首要因素。
二、依据公平原则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
综合考虑缔约时市场行情、利于当事人接受等因素,全面分析参照哪个合同决算既能体现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又符合市场行情,能够体现公平原则。
三、酌情考虑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的因素
对于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的合同,应当考虑其合法性和工程质量等因素。行政主管部门的备案行为体现了国家对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干预和监督,也保证了工程质量和公共利益的维护。
四、判断标准之间的关系
当事人的真实合意和实际履行情况是第一位的标准,同时还要符合公平原则,并充分考虑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的因素。在具体案件中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避免导致双方当事人利益失衡和与市场行情不符。根据本案的具体情况,双方签订的两份合同均被认定为无效,且实际履行的合同难以确定。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工程款支付等实际履行情况看,无法确定双方实际履行的是哪份合同。然而,6月25日合同对工程价款等实质性内容作了重大变更,并经过了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备案,签订时间也在6月12日合同之后。因此,终审判决以6月25日合同作为结算工程款的参照依据,符合最高法院建设工程司法解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