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计件加班工资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3-12-17
计件工资制及其加班工资问题
计件制下的加班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计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在完成计件定额任务后,如果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延长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件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加班工资。然而,并不是所有在法定工作时间外工作或超额工作都有加班工资。具体分为三种情形:(1)在8小时工作日内没有完成定额任务,但在8小时外延长工作时间以完成定额的,不属于加班,不应支付加班工资;(2)在8小时工作日内超额完成定额任务,超额部分不属于加班,不应支付加班工资;(3)在8小时工作日内完成劳动定额,且在8小时外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加班,应支付加班费。因此,要求支付加班工资必须同时满足在8小时工作时间外且在定额以外工作。
企业规避加班工资的形式
在计件工资制下,用人单位很容易通过计件单价和劳动定额来规避加班工资的规定。一种形式是利用过高的劳动定额,使劳动者不得不延长工作时间来完成定额,以此为借口拒绝支付加班工资。另一种形式是未足额支付加班工资,包括将超过劳动定额的产品仅按一件给一件工资支付,或者计件单价低于最低小时工资标准。有些情况下,这两种形式同时存在。
劳动定额与计件单价
计件工资制的核心是计件单价和劳动定额。如果劳动定额设计不合法或不合理,劳动者很难要求到加班工资。同样,如果计件单价过低,劳动者的基本工资可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增加工资,或者用人单位不支付加班工资,仅支付产品的计件单价,或按150%、200%、300%的计件单价支付,都可能导致劳动者得不到足额的加班工资。
劳动定额
根据各省的规定,劳动定额的确定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并使本单位相同岗位90%以上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如果没有国家或行业定额标准,用人单位应确定本单位相同岗位80%以上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定额。劳动定额应向劳动者公布。
计件单价
计件单价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或完成某一单位工作应得的工资。目前大多数情况下,计件单价由用人单位自行确定,工会或劳动者很少参与。用人单位在确定计件单价时通常考虑定单价格、最低工资、工资指导价和劳动力市场价格。然而,用人单位通过固定计件单价多年不变、随意降低计件单价或支付不足的计件工资,可能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无法确定劳动定额的情形
对于约定计件制但无法查明劳动定额的情况,一般将其转化为计时工资制来计算是否需要支付加班工资。具体方法是将劳动者每月获得的工资数额除以(166.64小时+平时延长工作时间×150%+休息日工作时间×200%+法定节假日工作时间×300%),如果计得的时薪未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认为合法。否则,按最低工资标准补足加班工资。另外,有些企业按小组整体工作量来计算计件工资,企业将计得的工资给付小组,然后组内自由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应计算小组每月平均工作时间,并将整个小组工资总量除以(166.64小时+平时平均延长工作时间×150%+休息日平均延长工作时间×200%+法定节假日平均延长工作时间×300%),如果计得的时薪未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则认定企业没有拖欠员工加班工资。否则,按照以上方法补足加班工资后再按照组员在整个小组工资中占的比例分配补足的加班工资。
结语
总体而言,计件工资制下加班认定和加班工资支付的关键在于劳动定额的合理性。合理的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的确定对于保护劳动者利益至关重要。因此,国家和行业应尽快制定相关的定额标准,为劳动者提供强制性法律保护。同时,应积极推行集体协商机制,将劳动定额和计件单价纳入集体协商范围,以确保用人单位不能随意压低计件单价,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