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工伤赔偿范围及提起工伤赔偿的要求?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赔偿 > 工伤待遇法律知识

如何确定工伤赔偿范围及提起工伤赔偿的要求?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9-27

 
343773

工伤认定条件及程序

一、工伤认定条件

根据我国保险法规定,工伤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4. 患职业病;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7.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职工符合以下情形之一,视同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2.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3.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

二、工伤认定程序

企业、受害职工或其亲属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企业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鉴定。具体程序如下:

1. 提交申请:申请人将工伤鉴定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料提交给企业所在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2. 鉴定调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鉴定调查,收集证据材料;

3. 鉴定结果:根据鉴定调查结果,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 通知申请人: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书面通知申请人工伤认定结果。

工伤保险赔付标准

一、医疗费

1. 要求:治疗工伤所需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3款;

3. 备注: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可自行选择医疗机构治疗。

二、交通食宿费

1. 标准: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规定;

2. 要求:医疗机构出具诊断证明,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

3.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4款。

三、康复治疗费

1. 标准:治疗工伤所需费用需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2.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0条第6款;

3. 备注:根据地方规定,康复治疗需经办机构组织专家评定。

四、辅助器具费

1. 标准:各省、直辖市工伤辅助器具限额标准;

2. 要求: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需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3.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2条。

五、停工留薪

1. 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 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3.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

4. 备注:停工留薪期根据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具体部门和程序依地方规定。

六、护理费

1. 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2. 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3.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第3款、第34条。

七、伤残补助金

一级至四级伤残待遇:

1. 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

2. 要求: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补足差额。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3.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5条。

4. 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五级、六级伤残待遇

1. 标准: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享受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

2. 要求: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分别以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6条。

4. 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七级至十级伤残待遇

1. 标准: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2. 要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分别按其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支付本人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3.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7条。

4. 备注: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延伸阅读
  1. 工伤申报能否撤销
  2. 工伤致残,如何索赔残疾赔偿金
  3. 工伤申报证明逾期了,怎么办
  4. 煤矿工伤轻微骨折赔偿标准及申请工伤认定所需材料
  5. 工伤赔偿标准及相关要求

工伤赔偿热门知识

  1. 五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及工伤伤残鉴定方法
  2. 工伤赔偿及相关标准
  3. 工伤赔偿标准及其具体项目
  4. 工伤人死了赔偿多少钱
  5. 工伤索赔申请书的撰写方法
  6. 自然灾害导致死亡的赔偿责任
  7. 工伤评不了级,工伤保险如何赔
工伤赔偿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