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清理欠税及罚锾作业要点
点击数:22 更新时间:2024-07-06
发布部门:台湾发布文号:台总政缉字第0936001254号中华民国九十三年六月十七日财政部关税总局台总政缉字第0936001254号函修正发布全文10点;并自九十三年七月一日起实施
加强欠缴税款及罚锾案件征收的要点
一、目的
为了加强对欠缴税款及罚锾案件的征收,维护税收公平,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特制定本要点。
二、补办手续或稽征期限
(一)对于缴纳保证金申请放行货物的案件,纳税义务人未按指定期限补办手续,海关将抵缴保证金用于支付各项应缴款项。(二)对于先放后核的案件,除经通知实施事后稽核的情况外,应补缴税款的通知应在货物放行后的第二天起六个月内送达纳税义务人。
三、定期催办及打印控管报表
(一)定期催办和打印以下控管报表,供直属主管审核,以防止欠税情况:- "三联单查价案件"和"电话传真机查价案件"报表。- "逾期未缴清税费案件明细表"。- "滞纳金税单查核清表"。- "先放后税案件逾期未缴清税费案件明细表"。- "汇总税单逾期未缴清税费清表"。- 其他控管报表。
四、关税及海关代征货物税、营业税、烟酒税、烟品健康福利捐的滞纳金及利息核算
应仔细核算关税及海关代征货物税、营业税、烟酒税、烟品健康福利捐的滞纳金及利息,确保准确无误。
五、送达取证
(一)税款缴纳证、补税函或处分书、限期缴纳通知函应尽快依法送达纳税义务人或受处分人。(二)送达证书应包括应受送达人的姓名、地址以及收款书、补税函或处分书、限期缴纳通知函等相关文号资料。
六、积极清理逾缴纳期限案件
(一)对于逾缴纳期限仍未缴纳的案件,应填写"移送法务室案件移案单"移交给法务室处理。(二)依照"限制欠税人或欠税营利事业负责人出境实施办法"第二条的规定,限制欠缴人或营利事业负责人的出境。(三)对于纳税义务人或受处分人应缴或补缴的款项,在缴纳期限届满后仍未全部缴纳且未提供足额担保的情况下,除了以下处理方式外,应将滞欠资料输入计算机控管:1. 根据计算机文件显示的欠税资料,先予保留,等待纳税义务人或受处分人抵缴其欠款后通知他们。2. 根据规定,由计算机停止受处分人在任何口岸报运货物进口、出口,直到税款及罚锾缴清之日止,或即行依法申请查封。(四)对于查获的欠税、补税或罚锾案件,其应追补的金额单笔或合计在新台币五十万元以上且在处分确定前尚未取得缴纳保证的情况下,应立即调查涉案纳税义务人或受处分人的财务状况,并将相关资料输入计算机控管。为了调查欠税人或受处分人的财务状况,必要时可以联系当地税捐稽征机关或其他机关的协助,或委托征信机构进行调查。(五)对于纳税义务人或受处分人欠缴的应纳关税、滞纳金或罚锾的单笔或合计在新台币五十万元以上的情况,应根据关税法第四十八条第一项及第二项或海关缉私条例第四十九条之一的规定,采取各项保全措施。(六)法务室在收到移案后,应将执行名义(税单或处分书)连同送达证明以及纳税义务人或受处分人的财产、所得资料等移交给有管辖权的行政执行处执行,并在必要时提供协助。(七)对于执行案件中存在行政执行法第八条情形的,应申请终结或终止执行。对于原处分的合法性存在疑义的情况,可以停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