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7-1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纳税义务人在进出口货物时应按照法律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并提交相关单证。如果海关认为必要,纳税义务人还需要提供有关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原产地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如果提供的资料是外文的,海关有需要时,纳税义务人应提供中文译文,并对译文内容负责。
对于进口减免税货物,纳税义务人还需要提交主管海关签发的《进出口货物征免税证明》(以下简称《征免税证明》),但根据本办法第七十二条所列减免税货物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第六条规定,纳税义务人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的有关规定,如实申报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税则号列(商品编号)、规格型号、价格、运保费及其他相关费用、原产地、数量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海关可以要求纳税义务人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补充申报,以审核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原产地等。纳税义务人也可以自行要求进行补充申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海关应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的规定,对纳税义务人申报的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税则号列、原产地、价格、成交条件、数量等进行审核。根据口岸通关和货物进出口的具体情况,海关在货物通关环节仅对申报内容进行程序性审核,然后在货物放行后再进行实质性核查,以确定申报价格、商品归类、原产地等是否真实、正确。
为了审核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完税价格及原产地等,海关可以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查验,组织化验、检验或者对相关企业进行核查。经审核,如果海关发现纳税义务人申报的进出口货物税则号列有误,应按照商品归类的规则和规定重新确定。如果海关发现纳税义务人申报的进出口货物价格不符合成交价格条件,或者成交价格不能确定,应根据有关规定另行估价。如果海关发现纳税义务人申报的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有误,应根据海关原产地管理的规定,通过审核纳税义务人提供的原产地证明、对货物进行实际查验或者审核其他相关单证等方法,确定原产地。如果海关发现纳税义务人提交的减免税申请或者所申报的内容不符合有关减免税规定,应按照规定计征税款。
如果纳税义务人违反海关规定,涉嫌伪报、瞒报,应按照规定移交海关调查或者缉私部门处理。
报关单据包括提货单(1、3)联,海关放行后,在白联上加盖放行章,发还给进口方作为提货的凭证。还有正本箱单、正本发票、合同、进口口报关单一式两份、正本报关委托协议书、海关监管条条所涉及的各类证件。
在报关前,接到客户的全真单据后,应先确认货物,然后查阅海关税则,确认进口税率。确认货物需要什么监管条件,如需进行各种检验,则应在报关前向有关机构报验。报验所需的单据包括报验申请单、正本箱单、发票、合同、进口报关单两份。
在换单时,应催促船舶代理部门及时向海关传递舱单,如有问题应与海关舱单室联系,确认舱单是否转到海关。
当海关要求开箱查验货物时,应提前与场站取得联系,调配机力将所查箱子调至海关指定的场站。在调箱之前,应确认好调箱费、掏箱费。
如果需要商检,则在报关前,拿进口商检申请单(带公章)和两份报单办理登记手续,并在报关单上盖商检登记在案章。验货手续在最终目的地办理。
如果需要动植检,也要在报关前拿箱单、发票、合同、报关单去代报验机构申请报验,并在报关单上盖放行章以便通关。验货手续可以在通关后的堆场进行。
在海关通关放行后,应前往三检大厅办理三检手续。在大厅内的代理报验机构提供箱单、发票、合同、报关单,由他们代理报验。报验后,可在大厅内统一窗口支付费用,并在白色提货单上盖三检放行章。
在办理完三检手续后,前往港池大厅交付港杂费用。港杂费用结清后,港方将提货联退还给提货人供提货使用。
在办理完所有提货手续后,可通知事先联系好的堆场进行提货。首先应与港池调度室取得联系,安排计划。根据提箱的数量与堆场联系足够的车辆,尽可能按照港方要求的时间内提货,以免产生转栈堆存费用。在提箱过程中,应与堆场有关人员共同检查箱体是否有重大残破,如有,要求港方在设备交接单上签残。
在重箱由堆场提到场地后,应在免费期内及时进行掏箱,以免产生滞箱费用。
在货物提清后,从场站取回设备交接单,证明箱体无残损,然后前往船公司或代理部门取回押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