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先议后诉原则及相关案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行政行为的先议后诉原则及相关案例

点击数:2 更新时间:2025-03-17

 
340501

  按照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使行政职权的过程当中,因为违法行政给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及其它组织的合法利益造成了损害,而由国家进行赔偿的法律行为。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行政机关及行政行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但由于工作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由此而引发的由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员在行权,侵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正常秩序,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完善行政赔偿的法律法规,并且对行政赔偿法律法规进行普及宣传,对依法行政.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赔偿制度是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在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已经日趋完善,其内容主要包括行政赔偿的主体.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赔偿范围.赔偿程序.计算标准.赔偿形式.国家赔偿费用来源等。在本文,仅对行政赔偿的主体.构成要件.归责原则进行一些浅析。

  关键词:行政赔偿.主体.构成要件.归责原则

  一:行政赔偿制度的建设

  行政赔偿是建设法治国家、依法行政的必然产物。建设法制国家,维护最大多数人的最长远利益,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就要行政主体依法行政,行政相对人遵纪守法。行政机关或行政机关人员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造成行政侵权,行政侵权主体就应当对行政相对人负赔偿之责。我国一直致力于法制,行政赔偿已成为必然。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建设的历史就是最好的说明。

延伸阅读
  1. 案例:公务员任职回避的适用与实践
  2. 跑腿拖欠工资怎么维权
  3. 在**公司领域实施原则监管的可行性
  4. 保险合同纠纷案例(保险合同条款的解释)
  5. 记名提单无单放货的后果处理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国家赔偿标准2024
  2. 国家赔偿申请人要在多久内提出赔偿要求?
  3. 国家赔偿可得利益损失是否包括在内
  4. 刑事赔偿项目
  5. 刑事赔偿问题
  6. 四川宜宾地震,地震国家赔偿标准是什么
  7. 行政赔偿的当事人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