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9-04
根据最高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20年计算。然而,该解释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赔偿标准区分开来,导致赔偿不公,与法律平等原则相悖。根据浙江省统计局2003年数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431元。因此,城镇居民死亡赔偿金为263600元,而农村居民死亡赔偿金为108620元,两者差距较大。这也导致误工费和护理费的计算存在差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造成死亡的情况下,可以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法官在裁量精神损害抚慰金时,一般会考虑加害人是否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等因素。
1. 交通事故致身体受伤、残疾或死亡的,其民事诉讼时效为1年;造成财产损失的,其民事诉讼时效为2年。
2. 诉讼时效的计算并非从事故发生之日起,而是从当事人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始计算。只要当事人一直在主张权利,时效就不会开始计算。
3. 对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明显的伤情应从伤害之日起计算,需要治疗的伤情应从治疗结束之日起计算,因为此时受害人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而无法立即发现的伤情应从发现之日起计算,但需要有相关证据证明这些伤情是由交通事故引起的。
4. 对于交通事故中涉及人身伤害的情况,诉讼时效为一年。如果没有经过调解,从医疗终结或定残之日起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如果经过调解,从调解终结之日起的第二天开始计算。对于没有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诉讼时效为两年。在2004年7月1日之后发生的交通事故中,可以直接起诉,无需经过调解程序。
以上是关于开车撞死人赔偿标准及相关问题的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