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4-02-14
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预见到或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然而,该条文并未明确是否包括精神损害的赔偿。
为了解决是否包括精神损害在内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合同损害赔偿制度的目的。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责任主要是为了填补损失,其惩罚功能并不明显。那么合同的损害赔偿制度是否也具有相同的目的呢?美国学者富勒指出,所有这些要点可归结于这一公式:在对因信赖某合同而发生的损失寻求赔偿的诉讼中,我们不会故意使原告处于一种比假定合同得到完全履行时所应处的状态更好的状况。富勒的观点强调了损害赔偿的结果不能使赔偿权利人在赔偿后比合同履行后的状况更好,同时也说明了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使未违约的一方能够实现其对合同的信赖利益。因此,合同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使受害方的利益达到合同履行后的状态。
合同作为当事人意思自治的结果,双方在合同订立后对特定的对方有一定的信赖利益,相信能够从对方履行合同中获得相应的利益。但是,当一方违约时,这种利益就无法得到满足,因此法律设立了损害赔偿制度作为一种独立的救济手段。既然合同违约的损害赔偿制度的目的是使当事人得到相应的信赖利益,那么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的规定,损害赔偿范围是否包括精神损害呢?
对于合同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可以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合同的目的是以达到精神娱乐为目的,而因违约使一方当事人无法实现这一合同目的;另一种是合同的标的物本身包含一定的精神要素,违约造成了标的物的损毁从而引起当事人的精神损害,或者是合同的违约造成了一定的人身伤害而引起精神损害。对于这两种不同情况,由于合同的信赖利益本身的不同,其是否构成《合同法》第113条规定的损失是不同的。
对于第一种精神损害情况,因合同本身以达到精神娱乐为目的,如旅游合同,合同的信赖利益本身即为精神利益。因一方的违约,这种精神娱乐无法得到满足,属于可得利益的丧失,即精神损害。根据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目的,这种情况下的精神损害属于《合同法》第113条所涵盖的损失。
对于第二种情况,即标的物本身并非精神要素,而是因为对标的物的毁损或加害给付等原因造成的精神损害,并不属于《合同法》第113条规定的损失。这是因为这种合同的目的并非精神性的,不属于合同信赖利益本身。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法》第113条第一款之后段规定了损害赔偿的可预见性限制。对于非违约方的精神利益的损害,违约方是无法在违约时预见的,除非对方在订立合同时明确告知。因此,对于第二种情况下的精神损害,只有在构成侵权行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其他法律规定获得赔偿。
虽然合同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在一些情况下可能被包括在《合同法》第113条规定的损失范围内,但在其他情况下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对于不属于《合同法》规定的精神损害,可以根据其他法律规定进行救济,例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处理合同违约与精神损害赔偿时,需要平衡双方的信赖利益,同时考虑法律制度和合同信赖利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