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人打骨折后的赔偿途径及索赔流程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违约责任 > 合同违约法律知识

被他人打骨折后的赔偿途径及索赔流程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4-03

 
339010

  经济合同违约赔偿过高怎么办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一、违约赔偿的性质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为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关于违约金的性质,从学术上,目前有补偿说、惩罚说、双重说以及目的解释说四种。从立法上,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第二款之规定,对违约金的规定强调违约金补偿性的理念,同时有限地承认违约金的惩罚性,无疑是承认了双重说。一方面,违约金的支付数额是“根据违约情况”确定的,即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估计到一方违约而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原来的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数额。

  另一方面,如果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的数额低于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增加,以使违约金与实际损失大体相当。这明显体现了违约金的补偿性,将违约金作为一种违约救济措施,既保护守约方的利益,又激励当事人积极大胆从事交易活动和经济流转。同时《合同法》第114条第2款又规定:“……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当事人可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即一般高于实际损失则无权请求减少,这一方面是为了免除当事人举证的繁琐,另一方面表明法律允许违约金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损失,显然大于部分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性。我国违约金具有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性质。

  二、违约赔偿实际损失的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当事人主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予以适当减少的,人民法院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这说明,确定违约金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基础。

  1、违约金过高的证明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关于证明责任的分配,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全案证据仍不能判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真伪,则由该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也就是说根据“谁主张谁证明”的原则,违约方应当主张违约金过高应当承担证明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中规定:“违约方对于违约金约定过高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非违约方主张违约金约定合理的,亦应提供相应的证据。”也就是说,守约方也负有证明违约金合理的证明责任。

  2、实际损失的确定。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说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守约方现有、直接财产的减少,间接损失就是可得利益的丧失,即已经预见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将来可得利益因违约方的违约行为而没有得到的。

  3、违约金的确定。当确定了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时,违约金如何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还规定,“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那么,应当如何认定具体的违约金呢?这属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的范围,不同的法官或许会有不同的比例。因此,兼顾合同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过错程度、以及预期利益等综合因素,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予以衡量。

  三、合同违约赔偿过高怎么处理?

  《合同法》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当 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 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 少。”

  可见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条款不一定都能够全部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实际决定赔偿的数额的还是违约方因违约行为而给对造成的损失。违约金的数额应当以实际损失为参照物。我国《合同法》规定的违约金是以补偿性为原则的,略具惩罚性。因此,当事人在约定违约金时不必对违约金的数额订的过高,不利于违约责任的切实实现。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大家介绍的经济合同违约赔偿过高怎么办相关内容,在决定违约金的数额时,应当控制的原则是可以对对方的履行合同起到一定的威慑,同时又能够切合实际的接近可能造成的损失。如此约定,一方在发生违约行为时,提出当时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应当对此承担举证责任。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4]《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 [5]《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百一十四条 [6]《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延伸阅读
  1. 工伤九级伤残一次性可以赔多少钱
  2. 城市拆迁怎么赔款
  3.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4. 非法用工和一次性赔偿
  5. 立法方面的完善

违约责任热门知识

  1. 合同中免责条款的效力规定
  2. 免责事由的定义与分类
  3. 当事人约定违约金与损失赔偿额的法律规定
  4. 什么是预期违约和届期违约
  5. 违约离职是否需要赔偿
  6. 房屋租赁违约金的赔偿标准解析
  7. 延期交房违约金怎么算
违约责任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