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4-15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必须有确实充分的证据支持。然而,在本案中,公诉机关指控被告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证据并不足以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无法排除合理怀疑。
首先,公诉机关指控被告因狗而引起纠纷杀人的证据不足。被害人被杀当晚,若狗在,发生那么大的争执狗为何不叫?且关于狗的去向的证据存在明显矛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勘验、检查笔录存在明显不符合法律及有关规定的情形,并且不能作出合理解释或者说明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
其次,被告关于穿胶鞋和持手电筒的供述可信度较高。公诉机关认为被告穿套鞋的说法过于牵强,但并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被告当晚穿的就是套鞋。同时,公诉机关对于电视的开关状态以及作案工具的指纹提取等关键证据也存在不足。
此外,关于被害人的死亡时间和案犯具体作案时间的事实也不清楚。有证据表明被害人的死亡时间与被告供述的作案时间不一致,无法相互应证。
综上所述,现有证据中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本案的核心问题即被害人是被告所杀。本案也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合理怀疑。
被告经鉴定为限制行为能力人,其供述的证明力明显比正常人低。公诉机关仅依据被告的有罪供述与被告家发现的沾有死者血迹的套鞋、手电筒此外再无其他证据证明本案就是被告所为。被告在供述过程中存在智力障碍,而侦查人员明知其智力障碍,却进行了诱供行为,违反了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本案存在诸多合理怀疑,也不能排除他人作案的可能。有证据证明被害人被害当晚有人骑摩托车到过现场附近,被害人的堂兄也在被害人房屋边上另行建房。因此,本案无法排除其他人作案的合理怀疑。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情况下,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罪名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希望合议庭能够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维持原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