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9-25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然而,以下四种情形发生时,申请再审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的六个月内:
当事人提供新证据,该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
原判决、裁定所依据的主要证据被确认为伪造。
原判决、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
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存在贪污、徇私舞弊或枉法裁判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第十条规定,对于刑事案件的申诉人,在刑罚执行完毕后两年内提出的申诉,应当受理。超过两年提出申诉的情况下,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受理:
申诉可能导致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
原审被告人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但人民法院未受理。
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不符合前款规定的,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
一审都应当开庭审理。对于二审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包括以下情况:
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有异议,并且这可能影响定罪量刑。
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自诉案件,人民检察提起抗诉的案件,以及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
对于上诉抗诉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原判事实认定不清、证据不足,需要发回重新审判的,可以不开庭审理。另外,对于具有《刑事诉讼法》第227条规定的违法法定诉讼程序的倾向,需要发回重新审判的,也可以不开庭审理。
审判监督程序中,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形包括:依照一审程序审理的案件、依照二审需要对事实证据进行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可能对原判加重刑罚的案件,以及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情形。对于这些情形之外的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
综上所述,根据相关法律知识,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特殊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申请再审的期限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