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终止的各种情形及其影响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终止的各种情形及其影响

点击数:24 更新时间:2024-09-23

 
336661

刑事诉讼终止的情形

刑事诉讼终止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情况致使诉讼没有必要或者不应继续进行,从而结束诉讼的制度。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超过追诉时效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它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诉讼终止,仅限于审判阶段,表现为终止审理。在审判阶段,除上述第1项规定的情形外,对于其他5种情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

刑事案件中止审理事由

刑事案件中止审理是指在受理刑事案件后,因发生某种特定情况,致使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法院可以决定停止审理活动,待具备继续审理条件后,再恢复审理。但我国刑诉法对此没有规定,只是相关司法解释有所涉及,特别是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1条和第204条分别规定了“自诉人或者被告人患精神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案件起诉到法院后被告人逃脱”、“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自诉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人下落不明”等情形,应当或可以中止审理。前述情形中,“其他不能抗拒的原因”应主要是指灾害、战争等,此外,笔者认为还有其他可以中止审理的事由有待研究,下面简析之。

1. 以另一案件结论为根据

案件的审理必须以另一案件结论为根据的,必须以其他刑事案件结论为依据的,其他刑事案件未审结,应中止审理本案。我国台湾地区对此有明确规定,笔者认为可借鉴。

2. 自诉人死亡待继承人参加诉讼

自诉人死亡待继承人参加诉讼的情况下,可以中止诉讼。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可以中止诉讼。笔者认为,这值得刑事自诉制度借鉴。自诉人死亡的,应征求其继承人的意见是否愿意代表自诉人参加诉讼,如果需要时间较长的,可对这段期间应用中止审理制度。

3. 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解释或确认

如果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做出解释或确认的,可以中止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1条规定,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做出解释或确认的,可以中止诉讼。有学者认为,刑事诉讼法的中止程序也可借鉴。我们认为,如果该情形确实耗费时间太长,适用中止审理也未尝不可。

4. 刑事和解

刑事和解是近年来新兴的刑事纠纷解决模式。由于刑事和解需要的时间可能较长,且被害人及被告人都同意才能进行和解,推迟这类案件的审理不会影响当事人的诉讼利益(即使影响,也是当事人自愿接受的),所以,我们认为可以中止审理。

5. 个人事务

如果被告人因个人事务如升学、准备参加重要的商业谈判等无法正常参加诉讼,经批准,可以中止诉讼。有学者认为,遇到前述情况可更改开庭日期,不应中止审理。因为处理这些事项所需要时间不长,也正是由于其紧急性才允许因此而更改开庭日期。

还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案件具备了中止事由并不必须中止审理呢。如果现有证据足以证明被告人无罪或应当免除刑罚,可以进行缺席审判。这样没有实际侵犯被告人的诉讼权益,却可以提高审理效率。但对于判决为定罪免罚情形的,应允许当事人将“缺席审判”作为申诉理由要求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延伸阅读
  1. 短信威胁要杀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
  2. 不起诉的意义和法律效力
  3. 超过追诉期限如何处理
  4. 涉嫌贩毒证据不足怎么办
  5. 当事人错误如何撤案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2.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3.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4. 简易程序的意义和价值
  5. 法院申请支付令:步骤及要求?
  6.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7. 法院发出支付令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