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止的主要情形及其影响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4-09-23
刑事诉讼中止的定义和情形
刑事诉讼中止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由于特定情况的发生影响了诉讼的正常进行,导致诉讼暂时停止,待中止情况消失后再恢复诉讼的制度。
一、刑事诉讼中止的特殊情况
根据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刑事诉讼中止可以发生在以下情况下:
- 侦查阶段,有条件进行的侦查工作已经完成,但犯罪嫌疑人下落不明且不符合通缉条件,应当暂时中止诉讼。
- 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应当进行的侦查工作已经完成,确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因患有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无法接受讯问和审判的,应当暂时中止诉讼。
- 案件在起诉到法院后,被告人逃脱,导致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由法院裁定中止审理。
- 在审判过程中,自诉人患有精神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导致案件在较长时间内无法继续审理的,可以由法院裁定中止审理。
- 当事人有正当理由要求中止审理的。
-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在诉讼中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参加诉讼的情况下,附带民事诉讼可以中止,刑事诉讼继续进行。
二、刑事诉讼中止的其他情形
根据行政诉讼法和审判实践,刑事诉讼还可以在以下情况下予以中止:
- 作为原告的自然人死亡,需要等待其近亲属表明是否参加诉讼。
- 作为原告的自然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
- 作为原告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继承人。
- 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无法参加诉讼。
三、刑事诉讼中止制度的特点
刑事诉讼中止制度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 刑事诉讼中止可以发生在诉讼的任何阶段,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阶段。
- 刑事诉讼中止并不撤销案件或终止诉讼,而只是暂时地、不定期地停止诉讼程序,直到引起诉讼中止的原因消失后才恢复进行。
- 刑事诉讼中止前进行的诉讼活动仍然有效,相关机关和参与人有权利和义务继续完成法定的诉讼行为。
- 刑事诉讼中止的期间不计入机关的办案期限,也不影响当事人行使其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以上是关于刑事诉讼中止的定义、情形和特点的相关资料。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多种情况下可以中止审理,包括情节不足以构成重大危害或不认定为犯罪的情况、诉讼时效已过或犯罪嫌疑人已故等特殊原因,这些情况下刑法可以免除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