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程序的一切你需要了解的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普通程序的一切你需要了解的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9-23

 
336595

关于普通程序的介绍

一、普通程序的概述普通程序,又称为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和裁判第一审民事案件时通常采用的程序。作为诉讼程序中最基本、最核心的一种程序,普通程序是诉讼程序的基础,具有审判程序通则的功能。普通程序在诉讼程序中占据重要地位,相关的条文共有31条,内容复杂,集中体现了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完整性和层次性。

二、起诉的定义起诉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自己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与他人发生争议后,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予以审判的诉讼行为。

三、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的要素和内容1. 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在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中,应当详细记录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若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需包括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以及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也应当详细记录。若被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需包括其名称、住所等信息。如有诉讼代理人,还需详细记录代理人的基本情况和代理权限。2. 诉讼请求和事实与理由诉讼请求应当明确具体,以便受诉法院明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客观充分,理由应当充分,以利于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3.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在诉讼中,当事人要说服法官支持自己的诉讼主张,必须提供确实可靠的证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因此,在诉状中,原告应当明确写明证明自己诉讼主张的证据。同时,为便于审查和查证事实,还应当提交或记明证据的来源和相关证人的姓名、住所,以便诉讼审理中对相关事实进行查证。

结语以上是关于普通程序的介绍,主要包括了普通程序的概述、起诉的定义以及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的要素和内容。如有关于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方面的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准确的法律意见。

延伸阅读
  1. 民事判决重要证据不足重审时间是多少?
  2. 我国二审终审后还可再审吗
  3. 刑事自诉案件第一审程序的法律规定
  4. 法院可将哪些案件发回重审
  5. 二审终审制度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特别程序的适用范围与特定性
  2. 特别程序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3.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及结案时间
  4. 证据的特性及其意义
  5. 法官是否有权提前告知原告判决结果?
  6. 离婚财产二审一般应该怎样处理?
  7. 法院发出支付令对方不执行怎么办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