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11-19
在实践中,法官在综合考虑被告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意图、实施的手段、目的、情结的轻重等因素后,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以下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18条规定,如果精神病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且造成了危害结果,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23条规定,如果犯罪行为未达到完成的程度,即未遂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29条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实际犯被教唆的罪行,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如果犯罪嫌疑人自愿向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68条规定,如果被告人在犯罪后有立功表现,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
除了以上情形外,还有其他一些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包括: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刑法第17条);
(2)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
(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刑法第19条);预备犯(刑法第22条);
(4)从犯(刑法第27条);
(5)在外国犯罪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刑法第10条);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68条);个人贪污数额在5000元以上不满10000元,犯罪后有悔改表现,积极退赃的(刑法第383条);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刑法第390条);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刑法第392条)。
(6)防卫过当(刑法第20条);避险过当(刑法第21条);胁从犯(刑法第28条);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刑法第68条)。
(7)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刑法第37条);犯罪较轻的自首犯(刑法第67条);非法种植罂栗或者其它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刑法351条)。
(8)没有造成损害的中止犯(刑法第24条)。
量刑情节包括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和免除处罚。在1997年刑法中,总则不再有加重处罚。以下是各种量刑情节的具体解释:
在法定刑幅度内,根据具有从重处罚情节的犯罪人的情况,适用相对于没有从重处罚情节的情况较重的刑罚。
在法定刑幅度内,根据具有从轻处罚情节的犯罪人的情况,适用相对于没有从轻处罚情节的情况较轻的刑罚。需要注意的是,从重处罚并不意味着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上判处刑罚,从轻处罚也不意味着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刑罚。正确的做法是,先暂时排除犯罪人所具有的从重、从轻处罚情节,综合考虑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根据刑法估量应当判处什么刑罚,再考虑从重情节与从轻情节,从而确定应当宣告的刑罚。
在法定刑以下,根据具有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人的情况,判处相对于法定刑的较轻刑罚。
减轻处罚有两种情况:
(1)法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在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刑罚只有一个量刑幅度的情况下,减轻处罚就是判处低于该条文规定的量刑幅度最低刑的刑罚。在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刑罚有几个量刑幅度的情况下,减轻处罚就是判处低于与犯罪人所犯之罪具体相对应的该条文规定的量刑幅度最低刑的刑罚。
(2)法外减轻处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根据案件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对有罪宣告的犯罪人,免除其刑罚处罚。
如果犯罪人同时具有多个量刑情节,法官应当分别予以考虑,而不能任意改变量刑情节的功能。例如,如果犯罪人具有几个从轻情节,那应该对犯罪人在法定幅度内数次从轻,而不能减轻处罚;相应的,如果有数个从重情节,也不能对其加重处罚。如果犯罪人既有从宽情节,又有从严情节,则应先考虑从严情节,再考虑从宽情节。
以上是有关哪些情形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刑事处罚以及量刑情节的种类和竞合的相关内容。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我们的法律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