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起诉流程:从立案到开庭的法律步骤解析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公诉法律知识

刑事起诉流程:从立案到开庭的法律步骤解析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9-15

 
335313

刑事案件的诉讼和处理程序

公安调查阶段

公安调查阶段是指,为了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作为调查取证的部门,根据法律对案件进行侦查。在这个阶段,公安机关通过调查获取嫌疑人犯罪的证据,并将案件移送给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这个阶段的期限通常不超过7个月。

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

检察院审查起诉阶段是指,为了决定是否对嫌疑人向法院提起公诉,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来的案件进行审查。在这个阶段,检察院会对案件进行细致的审查,并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这个阶段的期限通常不超过3个半月。

法院审判阶段

法院审判阶段是指,为了确定嫌疑人是否犯罪、犯罪的性质以及应该受到的处罚,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依法组织庭审,并对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判。在这个阶段,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最终做出判决。这个阶段的期限通常不超过6个月。

上述是刑事案件的简要程序规定。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根据法律规定,经过严格审批,上述期限可以被延长。然而,延长期限需要满足较高的法律条件,并且需要经过更严格的审批程序。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公诉案件时,应当在受理后的两个月内作出判决,最晚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符合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延长三个月。如果存在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延长,需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对于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审理期限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对于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会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延伸阅读
  1.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
  2. 法庭开庭前是否需要拘留被告人
  3. 刑事案件开庭后判决书的宣判期限
  4. 刑事案件开庭审判的程序
  5. 刑事案件的判决及诉讼程序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及判决程序
  2.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3.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4.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5.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