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赔偿法不要成为纳税人赔偿法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国家赔偿法不要成为纳税人赔偿法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4-12-23

 
335133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细化国家赔偿法的具体规定

引言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是《国家赔偿法》的实施细则之一,旨在为《国家赔偿法》中有关具体赔偿费用问题提供详细规定,包括向责任人追偿的方式和标准等,以便于国家机关有法可依,同时也方便民众对政府进行监督。

追偿标准的规定

根据《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的草案,对于行政追偿中的责任人员,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承担国家赔偿费用的70%-100%,但最高不得超过其两年的基本工资;对于有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承担国家赔偿费用的50%-100%,但最高不得超过其一年的基本工资。这一规定明确了追偿标准,体现了《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作为《国家赔偿法》的进一步细化。

问题的存在

然而,最终通过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中对于责任人员的追偿问题并未进行具体规定,仅仅规定了赔偿义务机关应当依照《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这样的规定在某种程度上是语义重复,并没有起到细化的作用。此外,这样的规定也导致国家机关在实践中无法确定责任人应承担的具体国家赔偿费用,追偿标准无法依据而存在。

问题的影响

最终通过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未对追偿具体标准进行规定,给执行机关留下了很大的余地。责任人应承担的费用由各地用红头文件加以规定,而各地政府官员可能会考虑到利益关系,导致追偿标准仅仅象征性地给予一点。这样一来,对于办错案的责任人来说,经济上没有受到惩罚,无法遏制其办错案的冲动。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余地实际上将《国家赔偿法》变成了《纳税人赔偿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办错案后,赔偿费用由国库出,而最终的付出却是纳税人为官员办错案买单。

结论

正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涉及地方政府利益,导致迟迟出台,并且出台后的规定有利于地方政府一样,《国家赔偿费用管理条例》删除了追偿标准,可能是因为官员们凭借强大的博弈能力而导致。要避免《国家赔偿法》成为《纳税人赔偿法》,我们需要在建立立法公开、透明和平等博弈的机制上做更多努力。
延伸阅读
  1. 交通事故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2. 人身损害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3. 刑事国家赔偿范国标准是多少
  4. 精神损害赔偿是国家赔偿的方式吗
  5. 行政赔偿是由什么要件构成及原则是什么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国家赔偿标准2024
  2. 国家赔偿申请人要在多久内提出赔偿要求?
  3. 国家赔偿可得利益损失是否包括在内
  4. 刑事赔偿项目
  5. 刑事赔偿问题
  6. 四川宜宾地震,地震国家赔偿标准是什么
  7. 行政赔偿的当事人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