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2-0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律制度分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两个部分。
行政赔偿是指当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违法行为导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国家根据受害人或其近亲属的申请,依法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行政赔偿的审理程序是由人民法院行政庭根据行政诉讼的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行政判决。
司法赔偿是指当国家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国家安全、监狱)及其工作人员在侦查、起诉、审判、执行和监狱管理等职权行使过程中违法行为导致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国家根据受害人或其近亲属的申请,依法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
司法赔偿的审理程序是由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依照司法赔偿决定程序进行审理,并作出赔偿决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下情形下可进行国家赔偿:
人民法院在办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如果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或者采取保全措施不当,导致财产损失的,除非是财产保全申请人申请错误并且已经提供担保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人民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违法采取执行措施或者采取执行措施不当,导致财产损害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人民法院在采取财产保全和执行措施后,如果对查封、扣押的财产故意不履行监管职责或者履行监管职责不当,导致财产发生灭失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人民法院错误作出司法拘留和罚款决定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人民法院超过法律规定或者判决书确定的期限实施司法拘留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人民法院超过法定金额实施罚款的情况下,可以申请国家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