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08-31
王某驾驶没有后尾灯的拖拉机在国道上运输竹竿,竹竿长度超出车厢2米多。当晚10时许,被木材检查站工作人员追上后强行拦住,在机动车道上进行检查。此时,骑摩托车与拖拉机顺行的焦某撞上竹竿,致胸部多处骨折、开放性血气胸,为此支付医疗费23000余元。《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王某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负事故的次要责任;焦某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焦某对王某提起民事诉讼,但因为王某系外地人,履行能力较差,故焦某在起诉后不久即撤回了起诉。同时,焦某对木材检查站提起了行政赔偿诉讼,请求确认木材检查站行为违法,并赔偿其经济损失2万余元。
本案系行政主体和民事主体的违法行为相互结合,而共同作用造成受害人的人身损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受害人可以先对民事主体主张民事赔偿权,也可以先对行政主体主张行政赔偿权。在确定赔偿责任的份额时,应当考虑各方的违法或过错程度,以及其行为对损害后果的原因力比例。本案中,焦某的过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应当承担主要责任(50%以上),木材检查站和王某两方应当承担次要责任(50%以下)。木材检查站的过错在于强行拦车检查而导致王某拖拉机在机动车道上不当停车,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所起的作用较大;王某的过错在于拖拉机没有后尾灯和装载竹竿超长,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所起的作用较小。因此,木材检查站应当承担比王某较多的赔偿份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五条规定,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是否承担行政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由于公安机关不履行法定行政职责,致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应当承担行政赔偿责任。在确定赔偿的数额时,应当考虑该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在损害发生过程和结果中所起的作用等因素。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如果多人的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关于“国家赔偿责任与民事责任赔偿如何分担”的相关内容。根据具体的过错大小等合理分担赔偿责任份额。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可以随时向在线律师进行咨询,他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