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死亡赔偿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事故案例法律知识

新生儿死亡赔偿

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3-12-18

 
333257

案情介绍

张某在医院经剖宫产分娩出女儿,后婴儿因两肺重度羊水吸入窒息死亡。为此,张某一纸将宁波某医院告上法庭,要求赔偿58万余元。8月11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被告宁波某医院赔偿原告张某误工费、医疗费、鉴定费、丧葬费、交通费的90%费用计人民币1.49万余元,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8.5万元。

胎儿窘迫、医疗事故鉴定

2004年12月31日,原告张某因怀孕41周到医院检查,B超提示:胎盘部分老化,羊水偏少,医院建议住院,张某拒绝。2005年1月2日,张某因阴道见红5小时,于早上8时50分住产科。入院诊断为“胎盘功能减退,羊水偏少、巨大儿”,医院决定试产。试产胎儿正常。后因诊断为“活跃期阻滞,巨大儿”,医院决定行剖宫产术。1月2日下午4时40分,张某分娩出女儿。次日上午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当日下午5时,张某自行带女儿去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晚9时婴儿经抢救无效死亡,死因为“先心呼衰”。1月4日,张某向宁波市卫生局医政处申请对女儿死因进行病理解剖。经查,新生儿死因为两肺重度羊水吸入致窒息死亡。3月,原、被告共同委托宁波市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该医学会于同年3月23日出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鉴定结论为:“本病例属于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医方负主要责任”。

原告诉讼请求

原告张某认为,由于医院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女儿经医治无效死亡,被告应承担90%的民事赔偿责任。要求医院赔偿精神损失抚慰金、死亡赔偿金、医药费等费用58万余元。

法院判决及理由

法院审理认为,宁波市医学会出具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载明的分析意见为:被告根据产妇入院时诊断的情况,应该选择剖宫产分娩,而医院给予阴道试产。新生儿出生后诊断为胎儿窘迫,但医院没有按高危新生儿有关规定巡视病房,当婴儿出现缺氧表现时,医院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加重了后果的严重性。新生儿转院过程中,院方没有提供方便有效措施,更没有提供有关医疗措施,如途中吸氧等。被告收到鉴定书后未提出异议,亦未能提供足够证据推翻上述分析意见,故法院对鉴定结论之分析意见予以认定。对本起医疗事故,经鉴定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被告负主要责任,应对原告方损失进行赔偿。根据事故责任及本案实际情况,原告要求被告承担90%的赔偿责任及精神抚慰金并无不当。考虑医方的过错程度,事故等级等因素,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作出上述判决。

延伸阅读
  1. 腿粉碎性骨折的监外执行可行性
  2. 外国人限制活动范围的情形
  3. 哺乳期犯罪是否可取保候审
  4. 车祸婴儿轻伤赔偿标准
  5. 关于***诉陕西***医院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的医疗事故鉴定意见

医疗纠纷热门知识

  1. 医疗事故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2. 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规定及支付方式
  3. 精神病人打人的法律处理方式
  4. 竹山法院受理胡月英医疗纠纷案件
  5. 第四章 医疗纠纷处罚规定
  6. 医疗过失鉴定
  7. 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和作用
医疗纠纷知识导航

医疗纠纷解决方案

  1. 医疗事故行政处理
  2. 医疗事故赔偿的项目与标准
  3. 医疗产品损害纠纷
  4.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
  5. 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责任纠纷
  6. 医疗服务合同纠纷
  7. 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