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12-06
人格权是指与个体的人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权利,包括精神利益和经济利益。在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确定时,我们通常以《民法通则》第120条中对人格权的规定为基础。根据《解释》的规定,我们对人格权的保护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从人格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保护。
人格权的保护涵盖了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肖像权、人格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等社会属性的权利,同时也包括了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利。虽然以往的法规中也有对这方面损害的保护,但是缺乏普遍性的规定,对于赔偿精神损害的具体数额也没有明确规定。这在实际的案件中常常导致原告和被告之间的矛盾尖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法官不得不费尽口舌进行解释工作。为了更好地维护人格权益,我们应该进一步明确和规范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
根据《民法通则》第5条的规定,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应视为其合法权益的一部分。在过去,隐私权通常作为名誉权的一部分受到保护,但是隐私权与名誉权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为了更好地保护隐私权,我们应该明确将其纳入民法的保护范围,使其成为受法律保护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
要确定隐私权是否被侵犯,我们需要考虑侵权方是否违反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并对他人造成了精神或肉体上的痛苦。我们通常可以通过判断侵权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来衡量。例如,挖掘他人祖坟、在他人婚宴中播放哀乐、在公共浴室偷拍等行为都违反了公共道德,可以认定为侵犯他人权益的行为。
身份权利是指与特定人格和精神利益相关的权利,通常表现在婚姻、家庭关系等方面。当这种亲子关系或近亲属关系遭受严重伤害时,也构成一种精神损害。监护人有权对这种非法侵害提起诉讼,并请求给予精神损害赔偿。这是从单纯的人格权利向特定身份权利的延伸。
虽然自然人的主体资格在死亡后消失,但是对死者的人格要素仍然会对在世的近亲属产生影响。近亲属对死者的崇敬、怀念和敬仰等情感寄托,以及对死者声誉和名声的诋毁,都对在生的近亲属造成一定的痛苦。这种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侵害实际上也是对近亲属的一种人格尊严和精神利益的侵害。在这类案件中,法院通常会判决侵权方败诉,以维护社会的公序良俗。
在某些特定的物品中,持有者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其精神寄托并赋予了象征意义。如果侵权方的行为导致这些物品的永久丧失或损毁,这也构成对持有者精神上的一种损害。例如,照像馆不慎遗失顾客仅有的一张已逝世亲人的遗照,给持有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以照片的物质价值进行赔偿是不公平的,法院应该受理持有者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并给予适当的补偿和抚慰,同时对侵权方做出适当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