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自首行为是否构成逃逸罪?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交通肇事 > 交通肇事知识法律知识

肇事逃逸自首行为是否构成逃逸罪?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8-03

 
331007

肇事逃逸行为的法律界定

肇事逃逸一般指驾驶人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故意驾驶或遗弃车辆逃离现场并隐藏的行为,以逃避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情节加重犯,其刑罚较为严重。

一、肇事逃逸是否构成逃逸行为

根据刑法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行为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若交通肇事后逃逸或具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可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肇事逃逸行为属于情节加重犯,刑罚较为严厉。

二、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力度

通常情况下,交通肇事罪构成需要至少造成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然而,根据司法解释,若肇事者致使一人以上重伤,并负主要或全部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事故现场,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对于构成犯罪的情况,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肇事者积极赔偿损失,可能会获得较轻的刑罚。

三、判断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成立

判断肇事逃逸行为是否成立,需要考虑主观和客观要件:

1. 主观要件:即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采取的行为。包括逃避行政、民事和刑事责任的追究。若没有法定事由或正当理由离开事故现场,应推定为逃避法律追究。

2. 客观要件:即在接受公安机关处理之前,驾驶肇事车辆或遗弃肇事车辆后逃离现场。一般情况下,逃离事故现场即可成立。事故现场不仅包括交通事故发生地,还包括与事故发生地有紧密联系的空间,如警方指定的等候处理地点等。在判断是否属于逃离事故现场时,应特别注意逃逸行为与肇事行为在时空上的连贯性。若肇事者在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定义务后逃离现场,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综上所述,肇事逃逸行为已经构成事实,即使自首也无法改变其逃逸的性质。一般情况下,肇事逃逸行为将受到相应的法律处罚。若您对法律问题仍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获取帮助。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延伸阅读
  1. 交通肇事24小时内投案算逃逸吗
  2. 交通肇事者撞人后逃逸自首会减轻量刑吗
  3.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该如何处罚
  4. 交通肇事有自首禁驾吗
  5. 肇事逃逸后多少小时自首可以减刑

交通肇事热门知识

  1. 交通肇事罪致人死亡会被吊销驾照五年吗
  2. 交通肇事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是什么
  3. 普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4. 肇事逃逸被抓还能上班吗
  5. 交通肇事逃逸双方和解怎么处理
  6. 小事故逃逸后还能私了吗
  7. 小事故逃逸拘留多少天
交通肇事知识导航

交通事故解决方案

  1. 碰瓷处理指南
  2. 交通肇事逃逸
  3.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
  4. 交通事故全责无责划分
  5.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流程
  6. 交通事故主次责任划分
  7.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流程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