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用紧急避险的个人群体:法律专家解读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其他特殊侵权法律知识

不适用紧急避险的个人群体:法律专家解读

点击数:35 更新时间:2024-07-19

 
330867

紧急避险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紧急避险行为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以及自己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人们可以采取紧急避险行为。如果这种紧急避险行为造成了损害,但是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那么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然而,如果紧急避险行为超过了必要限度,导致不应有的伤害发生,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款中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不适用于那些在职务上或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

所谓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是指那些担任特定职务或从事特定业务的人员,他们对某种危险负有排除的职责,与特定危险进行斗争是他们的职业义务。这些人包括消防队员、医生、护士、船长、海员、民航驾驶员、防汛员、警卫员、警察等。因此,消防队员不能以避免自己烧伤为由拒绝参加灭火工作;医生不能因为担心传染而拒绝为传染病人治疗;负有追捕持枪罪犯责任的公安人员不能为了自己的安全而逃离现场等等。这些人由于职责的特殊性,有法定义务与特定危险进行斗争,为了保护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他们必须牺牲个人利益。因此,当危险出现时,他们不能采取紧急避险行为。

放弃职守的渎职行为

如果那些负有特定责任的人在面临危险时不挺身而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是为了避免个人受到危险而见死不救、临阵脱逃,不履行职业义务,从而导致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情况,这种行为属于放弃职守的渎职行为,如果造成了严重危害后果,构成犯罪,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了解更多关于紧急避险的问题

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紧急避险的相关问题,可以了解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

紧急避险当事人受限

另外,您也可以了解紧急避险行为当事人的受限情况。
延伸阅读
  1. 紧急避险行为中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2. 紧急避险分析
  3.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主要区别
  4. 紧急避险责任解决方案指南
  5. 受胁迫犯罪与紧急避险的区别

特殊侵权热门知识

  1. 紧急避险:合法权益保全的法律手段
  2. 登高作业违反规定的相应处罚
  3. 售假与商标侵权的区别
  4. 偷不用废弃高压电线买了二千八百多块钱能判多长时间
  5. 高空抛物未砸中人怎么处理
  6. 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怎么要求赔偿
  7. 非法运输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如何处罚
特殊侵权知识导航

侵权纠纷解决方案

  1. 职务侵权纠纷
  2. 因建筑物倒塌而发生的侵权纠纷如何救济
  3.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致人损害如何维权
  4. 义务帮工人在帮工过程中遭受损害如何维权
  5.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6.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7.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