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权的法律依据与执行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会计法 > 会计法法规法律知识

行政处罚权的法律依据与执行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2-03

 
330048

违反会计法的行为及处罚

1. 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2. 私设会计账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3. 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按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4. 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以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会计账簿或登记会计账簿不符合规定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5. 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6. 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向不同的会计资料使用者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依据不一致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7. 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记账本位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按规定使用会计记录文字或记账本位币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8. 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按规定保管会计资料,致使会计资料毁损、灭失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9. 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拒绝依法实施监督或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未按规定建立并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或拒绝依法实施监督或不如实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及有关情况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10. 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于任用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法》规定的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可以责令单位限期改正,并对单位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及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处罚

11. 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于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隐匿或销毁会计资料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处罚

12. 隐匿或故意销毁应当保存的会计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于隐匿或故意销毁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违反注册会计师法的行为及处罚

14.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委托人示意作不实或不当证明,而出具有关报告

15.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而出具有关报告

16. 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因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不能对财务会计的重要事项作出正确表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条规定,对于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出现上述行为的,应当拒绝出具有关报告。对于违反规定出具报告的行为,注册会计师将受到警告、暂停其执行业务、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等处罚。

违反政府采购法的行为及处罚

22.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擅自采用其他方式采购

23.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擅自提高采购标准

24.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委托不具备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的机构办理采购事务

25.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以不合理的条件对供应商实行差别待遇或歧视待遇

26.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投标人进行协商谈判

27.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28.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拒绝有关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规定,对于上述违反政府采购法的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可以处以罚款。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以通报。

供应商违法行为及处罚

34. 供应商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

35. 供应商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

36. 供应商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

37. 供应商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行贿或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

38. 供应商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

39. 供应商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提供虚假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上述供应商的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罚款,并可以禁止一定期限内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同时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对供应商还可以吊销其营业执照。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七条的规定,供应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会受到处罚:(一)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成交的;(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诋毁、排挤其他供应商的;(三)与采购人、其他供应商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恶意串通的;(四)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行贿或者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的;(五)在招标采购过程中与采购人进行协商谈判的;(六)拒绝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提供虚假情况的。供应商有前款第(一)至(五)项情形之一的,中标、成交无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采购代理机构在代理政府采购业务中有违法行为的,将会受到处罚:罚款,并可以依法取消其进行相关业务的资格,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集中采购机构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考核中,虚报业绩,隐瞒真实情况的,将会受到处罚:罚款,并予以通报;情节严重的,将取消其代理采购的资格。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三条的规定,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会受到处罚:(一)违反规定设立财政收入项目;(二)违反规定擅自改变财政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和期限;(三)对已明令取消、暂停执行或者降低标准的财政收入项目,仍然依照原定项目、标准征收或者变换名称征收;(四)缓收、不收财政收入;(五)擅自将预算收入转为预算外收入;(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四条的规定,财政收入执收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会受到处罚:(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滞留、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三)坐支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四)不依照规定的财政收入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入库;(五)违反规定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六)其他违反国家财政收入上缴规定的行为。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财政部门、国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会受到处罚:(一)延解、占压应当上解的财政收入;(二)不依照预算或者用款计划核拨财政资金;(三)违反规定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四)将应当纳入国库核算的财政收入放在财政专户核算;(五)擅自动用国库库款或者财政专户资金;(六)其他违反国家有关上解、下拨财政资金规定的行为。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之一的,将会受到处罚:(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二)截留、挪用财政资金;(三)滞留应当下拨的财政资金;(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五)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七条的规定,财政预决算的编制部门和预算执行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会受到处罚:(一)虚增、虚减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支出;(二)违反规定编制、批复预算或者决算;(三)违反规定调整预算;(四)违反规定调整预算级次或者预算收支种类;(五)违反规定动用预算预备费或者挪用预算周转金;(六)违反国家关于转移支付管理规定的行为;(七)其他违反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八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擅自占有、使用、处置国有资产的,将会受到处罚。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九条的规定,单位和个人有下列违反国家有关财政收入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将会受到处罚:(一)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二)截留代收财政收入;(三)其他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的行为。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国家有关规定,擅自提供担保的,将会受到处罚。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有关账户管理规定,擅自在金融机构开立、使用账户的,将会受到处罚。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将会受到处罚:(一)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二)滞留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三)截留、挪用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四)其他违反规定使用、骗取政府承贷或者担保的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行为。

处罚种类:

根据以上法律依据,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将会采取以下处罚种类:

1. 警告

2. 通报批评

3. 罚款

4. 没收违法所得

财政违法行为的处罚种类及法律依据

一、企业和个人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三条的规定,对企业和个人有以下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行为之一的,应当进行处罚:1. 隐瞒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2. 截留代收的财政收入;3. 其他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的行为。对于上述违法行为,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财政收入,并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不缴或者少缴财政收入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企业和个人虚报、冒领财政资金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对企业和个人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财政资金的行为,应当进行处罚。对于上述违法行为,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违反规定使用、骗取的有关资金,并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被骗取有关资金10%以上50%以下的罚款或者被违规使用有关资金10%以上30%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企业和个人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对单位和个人有以下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之一的,应当进行处罚:1. 违反规定印制财政收入票据;2. 转借、串用、代开财政收入票据;3. 伪造、变造、买卖、擅自销毁财政收入票据;4. 伪造、使用伪造的财政收入票据监(印)制章;5. 其他违反财政收入票据管理规定的行为。对于上述违法行为,销毁非法印制的票据,没收违法所得和作案工具。对单位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四、企业和个人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

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对企业和个人违反财务管理的规定,私存私放财政资金或其他公款的行为,应当进行处罚。对于上述违法行为,责令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私存私放的资金,没收违法所得。对单位处3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五、企业和会计人员违反会计准则、规则的行为

根据《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对企业和会计人员违反会计准则、规则的行为之一的,应当进行处罚:1. 随意改变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标准;2. 随意改变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3. 提前或者延迟结账日结账;4. 在编制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前,未按照规定全面清查资产、核实债务;5. 拒绝财政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财务会计报告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对企业可以处5000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六、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行为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对会计师事务所有以下违法行为之一的,应当进行处罚:1. 在未履行必要的审计程序,未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情况下出具审计报告;2. 对同一委托单位的同一事项,依据相同的审计证据出具不同结论的审计报告;3. 隐瞒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4. 未实施严格的逐级复核制度,未按规定编制和保存审计工作底稿;5. 违反执业准则、规则的其他行为。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可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并可暂停或撤销经营业务。

七、其他违法行为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的规定,对会计师事务所有以下违法行为之一的,应当进行处罚:1. 未经批准,擅自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2. 未经批准,擅自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3. 未经批准,擅自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4. 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的。对于上述违法行为,可以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罚款。

资产评估机构因过失出具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

处罚种类:罚款、暂停执业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六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因过失出具有重大遗漏的报告的,应当责令改正。情节较重的,可以处以所得收入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并予以暂停执业。

资产评估机构冒用其他机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机构以本机构名义执行评估业务的

处罚种类:责令改正、警告、罚款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七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冒用其他机构名义或者允许其他机构以本机构名义执行评估业务的,应当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根据第十二条规定,如果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如果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资产评估机构向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索取、收受业务约定书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或者利用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八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向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索取、收受业务约定书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或者利用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应当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根据第十二条规定,如果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如果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资产评估机构对其能力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

资产评估机构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支付回扣或者介绍费的

资产评估机构对委托人、被评估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胁迫、欺诈、利诱的

资产评估机构恶意降低收费的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九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一)对其能力进行虚假广告宣传的;(二)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支付回扣或者介绍费的;(三)对委托人、被评估单位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胁迫、欺诈、利诱的;(四)恶意降低收费的。根据第十二条规定,如果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如果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存在利害关系应当回避没有回避的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存在利害关系应当回避没有回避的,应当责令改正,并予以警告。根据第十二条规定,如果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如果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资产评估机构泄露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商业秘密的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泄露委托人或者被评估单位商业秘密的,应予以警告。根据第十二条规定,如果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违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三万元;如果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资产评估机构不按照执业准则、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执业的

处罚种类:警告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不按照执业准则、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执业的,应予以警告。

资产评估机构拒绝、阻挠财政部门依法实施检查的

处罚种类:警告

根据《国有资产评估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四条规定,资产评估机构拒绝、阻挠财政部门依法实施检查的,应予以警告。

收费票据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的

转借、转让、买卖、代开、涂改、抽底拆本使用、擅自销毁收费票据的

使用过期或者作废收费票据收费的

处罚种类:暂停供应其收费票据,罚款

根据《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如果收费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财政部门可以暂停供应其收费票据,并责令退还所收款额。视情节轻重可以处以500元至1000元罚款。对直接责任者,由其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一)收费票据使用超出规定范围的;(二)转借、转让、买卖、代开、涂改、抽底拆本使用、擅自销毁收费票据的;(三)使用过期或者作废收费票据收费的。

遗失收费票据不报的

不按规定接受收费票据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报表、资料、证件的

处罚种类:罚款

根据《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如果收费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财政部门应责令改正,并可以视情节轻重处以500元至1000元罚款。对直接责任者,由其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一)遗失收费票据不报的;(二)不按规定接受收费票据监督检查或者不如实提供有关报表、资料、证件的。

擅自印制、伪造、变造收费票据,擅自制作收费票据监制章的

处罚种类:罚款

根据《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擅自印制、伪造、变造收费票据,擅自制作收费票据监制章的,财政部门应封存、销毁擅自印制、伪造的收费票据、收费票据监制章,并处10000元至30000元罚款。对直接责任者,由其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未经省财政部门批准,擅自委托、转让收费票据印刷业务或者到外省印制收费票据的

处罚种类:罚款

根据《江西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如果承印收费票据的企业未经省财政部门批准,擅自委托、转让收费票据印刷业务或者到外省印制收费票据的,省财政部门应予以封存、销毁擅自印制、伪造的收费票据。不再指定其为印刷票据的企业,并处5000元至10000元罚款。对直接责任者,由其主管部门按规定给予行政处分。

延伸阅读
  1. 行政处罚中听证程序的规定
  2. 行政处罚程序分几步
  3. 法院赔偿款是行政性罚款吗
  4. 打架伤人行政处罚和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5. 交通拘留十五天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吗

会计法热门知识

  1. 去税务局报税盖假的财务章构成什么犯罪
  2. 公司监事和财务负责人可以是一个人吗
  3. 进行会计分析应消除的几个方面
  4. 债权凭证担保无效的规定有哪些
  5. 记名提单是物权凭证吗
  6. 财务人员用工证明怎么写
  7. 公司破产做财务的有责任吗
会计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