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6-05
学生是我国社会中庞大的群体之一,也是最易受伤害的群体之一。学生受到的伤害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学校教职员工的行为及教育设施的瑕疵以及校外第三人或他人饲养的动物。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在未成年人受到人身损害时,学校、幼儿园或其他教育机构在未尽职责范围内导致未成年人受伤害或者未成年人对他人造成伤害时,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而对于第三人侵权导致未成年人受伤害的情况,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
(一) 学生的损害是因为有过错的第三人造成,且第三人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三人可能是主动来到学校造成学生损害的,例如犯罪分子进入学校伤害或绑架学生;也可能是学生因某种原因离开学校,在校外活动中接触到第三人导致损害。第三人的损害还包括由于第三人饲养的动物或第三人拥有或管理的建筑物等设施给学生造成的损害。
(二) 学生的损害发生在学校组织管理活动中。
对于学校教职员工违反学校规定擅自组织学生活动的情况,是否属于学校的管理活动,主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来判断。如果学生认为教师组织的活动就是学校的活动,那么就应当认定为学校组织管理的活动。但对于明显属于教师个人行为的情况,不能认定为发生在学校组织管理下的活动。
(三) 学校对学生损害有过错。
学校有能力和条件避免或减轻学生损失而没有做到,即学校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学校的过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定:一是违反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学校规定和学生家长的约定;二是即使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或约定,但学校的教师和管理人员只要尽到自己的注意义务就可以避免学生受到第三人损害或减轻损害,但由于没有尽到注意义务导致损害发生。
(四) 侵权的第三人未能尽到赔偿责任。
补充赔偿责任是在侵权的第三人未能完全赔偿或者赔偿不足时才出现的责任。侵权是由第三人直接造成的,依法应由其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学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前提是侵权的第三人无力赔偿或者找不到侵权的第三人、无法确定侵权的第三人。
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是在侵权的第三人未尽到赔偿责任或赔偿不足时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并且承担的是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司法实践的情况,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学校有能力和条件避免第三人损害结果的发生,但由于过错没有避免第三人侵权行为发生的,学校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2. 学校的过错只是加重了损害结果的发生,学校仅就加重损害的部分按比例承担赔偿责任。
3. 受损害学生已在侵权的第三人处获得一部分赔偿,但赔偿不足时,学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部分赔偿。
补充赔偿责任的数额确定需要考虑以上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总之,学校的补充赔偿责任是在侵权的第三人未能完全赔偿或赔偿不足时承担的责任。补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第三人的过错、损害发生在学校组织管理活动中、学校的过错以及侵权的第三人未能尽到赔偿责任。补充赔偿责任的数额确定需要考虑学校的过错程度以及已获得的赔偿金额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