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起索赔以获取交通事故赔偿?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9-07
如何起诉索要交通事故赔偿
一、交通事故起诉的条件
交通事故的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 有明确的被告;
-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交通赔偿诉讼所需的证据
在起诉索要交通事故赔偿时,应提交以下证据:
- 公安交通部门的责任认定书、调解书或复议裁定书;
- 受害人受到伤害及伤害后果的证明(病情诊断、法医鉴定、伤情等级、有关照片等);
- 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宿费及交通费的证据(医疗费单据、误工天数和误工收入的证明、医疗部门准许专人护理的证明及护理费凭证、住宿费单据、车船票等);
- 要求被扶养人生活费的,提供亲属关系证明、被扶养人情况证明(含出生日期及其他扶养人情况证明);
- 其他证据。
三、交通事故起诉提交证据的注意事项
在提交证据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 证据必须注明证据的来源,证人的姓名和住址;书证应提交原件,物证应当提交原物;提交原件或原物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但需经法院与原件核对无异议后加以注明;提交外文书证,必须附有中文译本;提交视听资料必须真实。
- 当事人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 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根据《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 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 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组织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交换证据。
-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提供的证据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的新的证据的范围的,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如果受害的一方无法提供上述证据,起诉交通事故赔偿可能无法获得相应的赔偿。根据民事诉讼的举证规则,法官做出判决需要有所依据,受害人起诉时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