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10-08
根据司法实践,精神损害赔偿金的算定方法是综合法。这意味着法官根据本省法院系统制定的具体规则,综合考虑各项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来确定损害赔偿金的总额。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相同的事实,不同的法院判决结果;一审判赔金额与二审判赔金额存在巨大差异。另外,侵害名誉权的赔偿金额往往高于侵害生命权的赔偿金额等等。这些现象给人们带来了混乱的感觉。除了个别法官滥用自由裁量权之外,大部分判例的赔偿金额都有一定的标准。问题在于法官在考虑酌定因素时轻重不一。以著名的消费者因超市搜身状告屈臣氏连锁店一案为例,受害人索赔50万元,一审判赔25万元,二审改判1万元。很多文章引用此案,批评一审和二审判赔金额的天壤之别,认为这是个笑话。然而,实际上,一审和二审都有其合理性。一审考虑了加害人的责任能力,主要关注精神损害赔偿的惩戒功能;而二审则考虑了损害结果,主要关注其抚慰功能。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混乱的情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司法实务界正在逐渐积累和总结经验,立法界也在积极加紧制定法规,理论界也在始终不渝地探讨和引领。
近年来,许多省高院制定了自己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审判标准。然而,由于指导思想的不同,这些标准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精神损害赔偿判赔额方面,上海规定上限为5万元,而广州规定下限为5万元。然而,考虑到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涉外案件等因素,法律不应该规定绝对的判赔额上下限,法条也不应该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相反,应该从实际出发,依据公平、合理和合法的原则进行判定。法治是一个人的自主意识不断觉醒的过程。如果法治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利益的最优化,那么人的自我觉醒则是人类自我解放的必要因素。在这种意义上,研究和运用精神损害赔偿理论,发展和完善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对于保护个体权益,对于我国法治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