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交通事故赔偿协议:全面解析与法律指导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4-07-29
双方交通事故的赔偿协议
双方交通事故的赔偿协议是根据各自在事故中承担的责任比例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的。
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
一、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包括以下项目:
- 医疗费
- 误工费
- 护理费或护理误工费
- 社保补缴费
- 重新入职损失费
- 重新找工作短期生活费
- 暂时失业费
- 住院生活或采购费
- 返乡跨省交通费
- 县内交通费
- 跨县交通费
- 护理住宿费
- 住院伙食补助费
- 住院跑腿费
- 起诉取证跑腿费
- 差旅费
- 因伤服药输液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或缝合伤疼费
- 各类复印费
- 衣物报废或财产损失费
- 必要的营养费
- 残疾赔偿金
- 残疾辅助器具费
- 被扶养人生活费
- 康复费
- 后续治疗费
- 丧葬费
- 死亡补偿费
- 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 精神损害抚慰金
精神损害是一种无法用物质尺度衡量的无形伤害。在司法实践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确定应考虑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地区经济环境、当事人的身份、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当事人在案件中的责任大小和社会影响力等因素。法官应根据自由裁量权在一个类似客观合理适当的范围内进行确定。
二、财产损失赔偿标准
财产损失赔偿标准是根据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来确定赔偿数额。
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原则上应恢复原状或折价赔偿。对于局部可修复的车辆、设施和物品,应赔偿维修费;因局部损失导致贬值的,还应赔偿贬值部分的损失;对于无法修复的,应赔偿其实际价值。
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
受害人因交通事故遭受的间接损失,侵害人应赔偿损失。例如,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交通事故责任者应予赔偿。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情形
一、全部责任与无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一方当事人负全责的情况下,另一方当事人则无责任。负全部责任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根据《道路交通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第1款之规定,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负全部责任,他方无责任。
- 一方当事人的违章行为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违章行为的一方应负全部责任,其他方不负交通事故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实施条例》第92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20条之规定: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负全部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事故以外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
一般而言,因两方当事人(或两方以上)有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一方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大,承担主要责任;但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较小,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担次要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的大小来确定主要责任或次要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机动车一方应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实的,机动车一方承担主要责任。
三、同等责任
一般而言,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均存在违章行为,且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相当,负同等责任。
-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9条第2款、第3款之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若事故各方均存在违章行为,即根据各自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
-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21条第2款之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均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负同等责任。
- 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为保护现场,致使事故事实无法查实的,负同等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