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工伤赔偿额度如何确定?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4-01-18
临时工工伤赔偿标准
临时工的定义和劳动关系
根据1989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规定》,临时工是指在临时性、季节性生产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其劳动合同期限不超过1年。临时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劳动保障权益以及政府部门的管理方式与固定工和合同工有所不同。然而,自1995年《劳动法》开始实施以来,劳动合同制度成为确立劳动关系的主要方式,临时工作为一种用工形式已经不存在。
劳动合同制度的平等权益
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在1996年发布的《对〈关于临时工等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6]238号),《劳动法》实施后,所有用人单位与职工均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
临时工管理规定的失效
2001年10月,国务院宣布《全民所有制企业临时工管理暂行规定》失效,理由是该规定调整对象已经消失。现在,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和常年性工作岗位上都必须订立劳动合同并参加各种保险。在临时性工作岗位上,可以订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订立短期劳动合同。因此,过去意义上的临时工已经不存在。用人单位在临时性岗位上雇佣劳动者时,也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按法律规定为其建立各种社会保险,使其享有相关的福利待遇,尽管在劳动合同期限上可以有所区别。
临时工的工伤保护
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保护范围,用人单位的所有劳动者,包括企业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固定工、合同工和临时工,在工作过程中因工负伤都应享受工伤待遇,并接受医疗抢救,临时工也不例外。临时工在工作中受伤时,应享受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除了在停工留薪期内按月支付原工资外,用人单位还应支付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