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12-17
工程索赔时效是指由于发包人(业主)的原因或其他原因导致承包人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承担额外费用或遭受损失,承包人要求发包人进行费用补偿或损失赔偿的情况。索赔事件即引起索赔的原因。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索赔方在索赔事件发生后的约定期限内不行使索赔权利,则视为放弃索赔权利,其索赔权归于消灭的合同法律制度。一般约定的期限为28天,这种索赔时效属于消灭时效的一种。
索赔时效的规定在各类合同范本中都有体现。例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一1999-0201)通用条款规定:“索赔须在索赔事件发生后28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三峡土建安装工程施工承包合同通用条款》规定:“索赔应在索赔事件发生并造成损失后28天内,向合同监理单位提交索赔的书面意向通知,任何未在约定的期限内,提交索赔的书面通知,均可视为受害方放弃索赔的主张”。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编写的土术工程施工合同条件1987年第四版(fidic条款)也规定:“承包商的索赔应在引起索赔的事件第一次发生之后28天内,将它的索赔意向通知工程师”,同时规定:“如果承包商未能遵守规定,它有权得到的有关付款将只能由工程师核实估价。”在实践中,一些具体工程施工合同条款中,尤其是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下的合同,对于索赔时效有更具体的规定。例如,香港某测量师行起草的北京首都时代广场施工合同中的“总承包人的额外索赔”条款规定:“总承包人的索赔必须在引起要求的事件发生后一个月内向建筑师提出,并在事件发生后两个月内提交详细及有证据的申请,超出上述期限提出的任何索偿要求则应视为不合理逾期申请,而承包人则应被视为放弃此等要求赔偿之权利”。
工程索赔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分包费用、利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对于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也有多种多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