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索赔依据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1-07
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以及《全民所有制建筑安装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等都有涉及工程索赔的条款,可以作为推行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详细内容请阅读下文。
建筑工程索赔的法律依据
一、民法通则的规定
根据《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和法人违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义务时,应承担民事责任。这种民事责任是根据法律规定在民事上应负的给付义务。民事责任包括一般民事义务和侵权行为或债务不履行所导致的赔偿义务。根据民事责任原则,根据《民法通则》第111条和第112条的规定,当一方违反合同义务或造成损失时,另一方有权要求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相应的赔偿。
二、合同法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107条至114条的规定,当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发包人的过错导致建筑企业遭受损失时,建筑企业可以依据这些条款向发包人要求支付违约金和赔偿金。此类要求即为索赔。此外,《合同法》第286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对其“优先受偿权”的司法解释,为建筑企业的索赔提供了法律支持。
三、国家相关规定
根据国家建设部、国家体改委和国务院经贸办发布的《全民所有制建筑安装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第34条的规定,应建立工程索赔制度,按照国际惯例进行。该办法的第6条规定,对于建设资金不足、物资供应短缺的工程,企业有权根据合同规定追究违约责任,并有权调整施工进度。第7条规定,工程的承包价格应由企业与工程发包单位根据公平、合理原则通过投标竞争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规定。在工程施工中,如发生工程量变化、设计变更等情况,企业有权要求按照相关规定调整预算和决算。上述条款也可作为建筑企业向发包人要求索赔的依据。通过以上法律规定和相关条款的支持,建筑企业可以依法要求发包人采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