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中的调解的重要性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法律知识

行政赔偿中的调解的重要性

点击数:68 更新时间:2024-07-04

 
324292

我国行政赔偿中的调解制度

一、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制度

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劝说、调解、协商等方式解决纠纷的活动。行政赔偿中的调解是指在第三方的主持下,通过劝说、调解、协商等方式解决行政赔偿纠纷的活动。我国现阶段存在四种类型的调解:法院调解、仲裁调解、行政调解、民间调解。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只有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制度,也就是说行政赔偿中的调解只能是法院调解。

二、行政赔偿调解的特点

行政赔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所造成的损失,国家负责向受害人进行赔偿的制度。行政赔偿的特点包括:行政机关的管理职权带有国家的强制力,行政赔偿是国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承担的赔偿责任,行政赔偿涉及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执行职务引起的损害赔偿。

三、其他调解方式在行政赔偿中的不适用

仲裁调解、行政调解、民间调解都不适用于行政赔偿。仲裁调解是由社会团体法人对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进行调解,无法对国家机关的职权活动进行法律审查。行政调解是由具有调解纠纷职能的国家行政机关主持下,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纠纷,不适用于行政赔偿。民间调解是在民间组织的主持下,通过友好协商解决纠纷,不适用于行政赔偿。

四、法院调解是行政赔偿调解的唯一适用方式

法院调解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通过法律、法规等依据,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解决纠纷方式。法院调解具有以下特点:调解主持者是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的人民法院,法院调解适用于财产纠纷和非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法院调解能够防止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

我国现有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制度的弊端

我国现有的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制度旨在快捷、高效、合法地解决纠纷,但存在以下弊端:

一、调解人员双重身份导致强制型调解

由于调解人员既是调解人员又是审判人员,以合意为基础的调解常常变成强制型调解,违背了法院调解制度所追求的正义价值。

二、公权力与私权利的性质不同

调解要求双方让步,但公权力的行使代表的是公共利益,私权利仅代表个人或部分人的利益,要求公权力做出让步会损害公共利益,仅要求私权利方让步则不公平。

三、所有制形式和政治体制的制约

行政赔偿涉及国有财产的处分,与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及政治体制不相符合。

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的可能性

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可能恶意串通,通过调解达成协议终结行政赔偿诉讼,损害国家利益。

完善行政赔偿调解的建议

为了解决行政赔偿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建立调审分离制度

将调解和审判分开,绝对禁止调解法官和审判法官在双重身份上的竞合。

二、规定仅在行政相对方自愿放弃私权利的情况下进行调解

调解应基于当事人的自愿,规定只有在行政相对方自愿放弃部分私权利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调解。

三、加强监督机制

邀请人民代表大会派代表旁听行政赔偿调解的过程,对调解程序进行监督。

四、注重事实审查

人民法院在行政赔偿调解过程中,应重视事实的清楚和是非的明确,以防止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利益。

延伸阅读
  1. 非法采矿的法律后果及财产责任
  2. 电动三轮车交通事故处理程序
  3. 法律服务收费标准
  4.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是怎样的
  5. 员工新入职发生工伤的处理方式

国家赔偿法热门知识

  1. 一、证据提交规定
  2. 行政赔偿的申请条件
  3. 行政赔偿中的追责问题
  4. 国家机关的推荐行为与产品质量法
  5. 司法解释规定:错误执行案件占比60%
  6.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执行新的日赔偿标准
  7. 交通费住宿费是行政赔偿的范围吗
国家赔偿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美容院员工正式聘用合同范本
  2. 旅行社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3. 家政服务员劳动协议书范本
  4. 程序员用工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