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8-11
根据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将被用来确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
(一)、若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了道路交通事故,则需承担全部责任。
(二)、若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则根据每个当事人的行为和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若各方都没有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各方都不承担责任。
若一方当事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则对方无责任。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于没有投保交强险的车辆,也有相关的赔偿责任认定规定:无论车辆是否在事故中存在责任,车主都需要支付一笔赔偿金,最高金额为12.2万元(即交强险最高赔付额)。
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交通事故造成第三方损害时,首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进行赔偿,然后再使用商业险,最后若仍不足以赔偿完全,则根据事故相关人员的责任比例进行分配赔偿。
交强险是一项强制险,若不投保,车主将自行承担本应由交强险承担的赔偿责任。这有利于保障事故中受害人的权益,督促驾驶人安全驾驶,并及时投保交强险或注意交强险是否已到期。
根据《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若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未按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扣留机动车,并通知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按规定投保,同时处以应缴纳保险费两倍金额的罚款(对于小车来说是950元的两倍)。
若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按规定补办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则应及时退还被扣留的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