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1-29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当受侵害的公民死亡时,其丧葬费应由致害人承担。丧葬费包括尸体运送费、火化费等费用,并参照当地当时的标准确定执行。
致人死亡必然会导致死者生前扶养的人的财产损失,因此致害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必要的生活补助费应根据死者抚养能力的大小、受死者抚养的人的多少以及是否有除死者外的其他抚养义务人等因素综合确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这种抚养关系主要存在于夫妻、父母、子女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兄弟姐妹之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也存在抚养关系。未成年人的生活补助费应给付至18周岁止,其他无劳动能力的人应给付至死亡时止。
尽管我国法律对死亡补偿费尚未做明确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已有所突破。
受害人的死亡对其亲属造成了生活困难和精神创伤,尤其是对未成年受害人而言。亲属们在抚育过程中付出了大量心血和费用,然而按照现行的赔偿范围只赔偿丧葬费,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支付死亡补偿费给死者的亲属是必要的。
死亡补偿费的标准可参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即按照当地平均生活费计算,并补偿20年。对不满16周岁的亲属,每减少1岁则减少1年补偿期限;对60周岁以上的亲属,每增加1岁则减少1年补偿期限,但最低补偿期限不少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