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33 更新时间:2024-08-10
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及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被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只能独立实施与生活必需相关的行为,而不能进行其他行为。然而,对于纯粹受益、不负担义务且不损害他人的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不受限制,例如接受奖励、赠与和报酬等。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独立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他们对行为的标的价值的理解,并且能够预见到行为带来的后果。因此,《民法通则》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可以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除了在上述范围内独立实施的行为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其他法律行为需要有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