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析民事诉讼法专家证人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诉法法律知识

深入解析民事诉讼法专家证人规定

点击数:65 更新时间:2024-08-10

 
322561

民事诉讼法中的专家证人制度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一条的规定,民事诉讼中的专家证人制度被首次确立。该制度允许当事人向法院申请由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申请获准后,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承担。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专家证人进行询问。另外,当事人还可以申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专家证人也有权对鉴定人进行询问。

民事诉讼的程序规定

1、原告的资格和能力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年满18周岁的公民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16周岁以上,但不满18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公民,也被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可以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提起诉讼。

2、原告与案件的利害关系

提起诉讼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

3、明确的被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的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售者或服务者作为被告。如果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消费者可以将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何一方作为被告,由消费者自行选择最方便自己进行诉讼、最有履行判决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对象作为被告。

4、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原告在诉讼中需要具体提出经营者违约、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

5、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

根据具体情况,民事诉讼可以向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向侵权行为地或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对于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中发生的诉权,应向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所在地的法院起诉。另外,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应向不动产所在地的法院起诉。

6、诉讼时效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有效期为权利人知道自己权力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身体受到伤害请求赔偿、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延付或拒付租金、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等,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7、起诉的方式

起诉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如果有困难无法书写诉状,可以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民事诉讼的特点

1、公权性

民事诉讼是以司法方式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纠纷的公权性程序。它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方式和民间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方式不同,是由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解决民事争议。

2、强制性

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无论被告是否愿意,只要原告起诉符合法定条件,诉讼就会发生。与之不同的是,调解和仲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只要一方不愿意选择这些方式解决争议,调解和仲裁就无法进行。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生效裁判所确定的义务。

3、程序性

民事诉讼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违反诉讼程序会引起一定的法律后果,如裁判被上级法院撤销等。相比之下,人民调解没有严格的程序规则,仲裁的程序相对灵活,当事人对程序的选择权较大。

4、特定性

民事诉讼解决的是与民事权利义务相关的争议。其他类型的争议,如伦理冲突、政治争议、宗教争议或科学争议等,不能纳入民事诉讼程序处理。针对非争议性事件,各国普遍规定了非诉讼程序来处理。

5、自由性

民事诉讼反映了民事主体权益之争,当事人在实体和程序上都有依法处分权利的自由。原告和被告都有权处分其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这导致了民事诉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机制,包括和解制度和调解制度等。

6、规范性与正当性

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保障了民事诉讼的正义性,确保当事人的权益不受侵蚀。严格的程序规则确保了当事人权益的保护,违反规则会产生一定的法律后果。民事诉讼的规范性限制了法官的恣意行为,满足了社会维护统一法律秩序的要求。

延伸阅读
  1. 商标的无效宣告和复审程序
  2.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和第九条的规定,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且当事人因履行该协议发生纠纷时,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 不履行离婚协议起诉,要多少钱
  4. 夫妻共同财产的担保问题
  5. 离婚调解书的内容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农村土地使用权租赁合同纠纷的受理与管辖
  2.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不出庭的法律后果
  3. 刑事案件的撤销理由及适用条件
  4. 车辆价值损失的赔偿方式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执行程序
  6. 交通事故诉前鉴定后多久立案
  7. 在学校两个孩子打架怎么处理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集体合同的效力
  4.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5. 继承纠纷处理指南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