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4-08-23
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或裁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会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如果符合条件,将予以立案。
在立案之后,会进行证据交换。上诉的裁定或判决有时会告知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如果案件事实基本清楚,有时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开庭前,会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和承办人。对于公开审理的案件,也会提前3日进行公告。开庭审理将由移送审判庭进行。
开庭程序如下:
当事人可以选择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另外,也可以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16周岁以上但不满18周岁且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公民,视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原告必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诉讼的消费者必须是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
诉讼中必须有明确的被告。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35条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售者或服务者作为被告。对于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将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何一方作为被告,选择权由消费者决定,以方便自己进行诉讼、履行判决并找到被告。
原告必须明确提出经营者违约、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
民事诉讼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有效期为权利人知道自己权力受到侵害之日起三年内。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是指诉讼参与人和其他人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故意干扰、破坏诉讼秩序,阻碍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违法行为。构成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妨害民事诉讼行为可以是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但必须在诉讼过程中实施。在民事诉讼程序开始前或诉讼程序结束后的行为不会对诉讼进程构成障碍,因此不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应采用其他相应措施处理。但在特定情况下,如诉前财产保全中遇到妨害行为时,应采取强制措施予以排除。
在人民法院执行完毕后,被执行人或其他人对已执行的标的有妨害行为的,也属于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