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伪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12-18

 
321195

伪证罪的立案标准

一、伪证罪的定义

根据《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侵犯公民民主权利、人身权利和渎职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第九条规定,伪证罪是指在侦查、审判过程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有意图陷害他人或为他人隐匿罪证,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的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是国家工作人员为严重经济犯罪分子销毁、隐匿罪证、制造伪证的行为。

二、伪证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上述规定,当伪证行为具备以下情形之一时,应予立案:1. 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轻罪重判;2. 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重罪轻判;3. 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4.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者制造伪证;5. 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6. 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三、立案标准的解释

1. 伪证行为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轻罪重判的:指伪证行为的结果可能导致他人被错误定罪或受到不当刑事处罚,严重损害了其合法权益。2. 伪证行为足以使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或重罪轻判的:指伪证行为的结果可能导致犯罪分子逃避法律制裁或减轻刑罚,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3. 伪证行为造成冤、假、错案的:指伪证行为导致案件审理过程中出现冤案、假案或错案,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4.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罪证或者制造伪证的: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特权,为经济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或制造虚假证据,严重破坏了法治原则和社会公平正义。5. 由于伪证行为,致使他人自杀或精神失常的:指伪证行为的后果导致他人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包括自杀、精神失常等,严重侵害了个人身心健康和人权。6. 伪证行为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指伪证行为可能导致其他严重不良后果,如社会公共秩序混乱、社会信任受损等,严重威胁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四、结论

根据上述立案标准,当伪证行为符合其中任何一种情形时,检察机关应依法立案追究相应的伪证罪行,以维护社会公正、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的原则。
延伸阅读
  1. 伪证罪的立案标准解析
  2. 检察院如何认定伪证罪
  3. 民事伪证罪立案标准
  4. 妨害公务罪的量刑标准与相关案例分析
  5. 在法庭上做伪证不犯法吗

犯罪热门知识

  1. 看小黄书违法吗?会被处罚吗?解答来啦!
  2. 网络暴力立案标准怎么认定
  3. 同案犯在逃能结案吗
  4. 被诬陷共同犯罪怎么办
  5. 两人同时开枪射杀另一人属于共同犯吗
  6. 窝藏逃犯不知情是从犯吗
  7. 抑郁症自杀未遂医保报销吗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