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判决的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执行程序 > 执行申请和移送法律知识

执行判决的程序及相关注意事项

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4-05-30

 
321115

执行判决的程序

一、刑事执行的定义和范围

刑事执行是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依法对其所确定的内容进行实施,并解决实施中出现的变更执行等诉讼问题的活动。执行是刑事诉讼的最后一个程序,也是国家刑罚权得以实现的关键阶段,但并非判决、裁定的整个执行过程和一切活动都属于刑事诉讼的范围。属于刑事诉讼活动的包括两个方面:1.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交付执行;2.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变更,如暂予监外执行、减刑、假释等。而执行机关对罪犯的监管、教育、组织劳动等则不具有诉讼活动的性质,而属于司法行政活动。

二、刑事执行的依据

刑事执行的依据是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08条和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即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上诉期满而没有上诉或抗诉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
  2. 终审的判决和裁定,即中级、高级人民法院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审和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
  3. 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4. 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裁定和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授权核准的死刑判决和裁定。

三、刑事执行的后果

刑事执行的后果包括以下几点:

  1.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2. 如果债务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
  3. 对于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以上是关于执行判决的程序、刑事执行依据以及强制执行的后果的相关法律内容。了解刑事执行的程序和依据对于了解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申请和法院强制执行的步骤非常重要。如果您还有更多相关的法律问题,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的律师将为您提供专业的解答。

延伸阅读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规定
  2. 双重户口注销对离婚判决的影响
  3. 想离婚对方不同意怎么办?诉讼离婚手续如何办理
  4. 离婚调解离婚书的有效期是2年吗?
  5. 法院释明错误可以成为再审理由吗

执行程序热门知识

  1. 扣押邮件、电报的合法性和程序
  2. 民事取保候审的申请书范本
  3. 再审程序及其时效
  4. 二审判决生效后的执行程序
  5. 非法处置财产的财产量刑标准是什么
  6. 民事案件委托权限
  7. 离婚赔偿款拒绝支付的法律解决途径
执行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