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4-16
原告应当书写民事诉状,其中第一部分应当详细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应当清楚地陈述诉讼请求。第三部分应当提供事实与理由,包括婚姻的成立时间、生育子女的时间以及离婚的原因等。建议民事诉状最好打印,但最末处必须手签名。
原告应当前往被告所在地的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起诉,并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
在立案时,原告应当递交两份民事诉状、结婚证、夫妻双方的身份证(至少带上自己的)、子女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如果涉及财产分割,还需要提供相关证据,如房产证、机动车行驶证等。所有证据需要提供两套复印件,其中一份将放入法院案卷,另一份将交给被告。
立案庭审查后,原告需要缴纳相关费用。
原告将缴费票据与材料交给法院立案庭后,需要回家等待通知。
法院将安排开庭时间,并将诉状副本、证据及其他材料送达给被告。被告收到送达后,法院将通知原告开庭时间,原告需要前往法院领取开庭传票。
如果被告同意离婚,法院可能会约双方进行调解。在我国民事案件中,调解是必经程序,开庭前法院会组织调解,同时也会询问双方是否愿意调解。如果调解成功,法院将发放《民事调解书》。调解结果可能是离婚,也可能是解决双方的问题而不离婚,从而结案。
如果调解不成,法院将进行开庭审理。如果开庭时仍无法调解,法院将作出判决,并最终发放《民事判决书》。
如果判决结果为不准许离婚,一般情况下,原告可以在判决生效后的6个月内再次起诉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