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行为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受理阶段 > 立案侦查法律知识

刑事侦查行为

点击数:40 更新时间:2024-12-27

 
320465

一、犯罪嫌疑人的讯问

1.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概念和意义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指侦查人员按照法定程序以言辞方式向犯罪嫌疑人查问案件事实和其他相关情况的一种侦查行为。

讯问犯罪嫌疑人有利于侦查人员收集、核实证据,查明案件事实;有利于发现新的犯罪线索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罪行或行使辩护权。

2.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和方法

1)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且侦查人员不少于2人。

2)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传唤到指定地点或住处进行讯问,但需出示相关证明文件。传唤、拘传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且不得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3)对于已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应在拘留或逮捕后24小时内讯问,如发现不应拘留或逮捕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

4)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应首先讯问其是否有犯罪行为。若犯罪嫌疑人承认有犯罪行为,则让其陈述有罪的情节;若否认有犯罪事实,则让其陈述无罪的辩解,并根据其陈述向其提出问题。

5)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应如实回答,但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权拒绝回答。

6)讯问聋哑的犯嫌疑人应有通晓手势的人参加,并将此情况记入笔录。讯问未成年的犯罪嫌疑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如犯罪嫌疑人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应提供翻译。

7)讯问犯罪嫌疑人应制作讯问笔录,如实记录提问、回答和其他在场人的情况。

8)严禁刑讯逼供,不得诱供、骗供、指名问供。如实行刑讯逼供的人,犯罪嫌疑人有权提出控告,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证人和被害人的询问

1. 询问证人的概念和意义

询问证人是指侦查人员按照法定程序以言辞方式向证人调查了解案件情况的一种侦查行为。

询问证人有助于侦查人员发现、收集证据和核实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查获犯罪嫌疑人,揭露、证实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2. 询问证人的程序和方式

1)询问证人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

2)侦查人员可以到证人的单位或住处进行询问,但必须出示相关证明文件。

3)询问证人应个别进行。

4)为保证证人如实提供证据,询问证人时应告知其应如实提供证据、证言,并告知其作伪证或隐匿罪证的法律责任。

5)询问不满18岁的证人,可以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

6)询问证人时,应先让证人就其所知情况作连续的详细叙述,并问明叙述事实的来源,然后根据叙述向证人提出问题,让证人回答。

7)对证人的叙述应制作笔录,并交证人核对或宣读。

3. 询问被害人的概念和程序

询问被害人是指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辞方式向直接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就其所受侵害及犯罪嫌疑人的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的侦查活动。刑事诉讼法规定,询问被害人适用询问证人的规定。

三、勘验和检查

1. 勘验和检查的概念和意义

勘验和检查是指侦查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尸体、人身等进行勘查和检验,以发现、收集和固定犯罪活动所遗留下来的各种痕迹和物品的一种侦查行为。

勘验和检查可以发现、收集和固定犯罪的痕迹和证物,了解案件性质、作案手段和犯罪情况,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并为进一步查清案情,揭露、证实犯罪分子提供依据。

2. 勘验和检查的种类和程序

1)现场勘验是指侦查人员对发生犯罪案件或发现犯罪痕迹的地点进行的勘验和检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2)物证检验是指侦查人员对侦查过程中收集到的物品和痕迹进行检查和验证,以确定该物证与案件事实之间关系的一种侦查活动。

3)尸体检验是指侦查人员指派或聘请法医或医师对尸体进行尸表检验或尸体解剖的一种侦查活动。

4)人身检查是指侦查人员为了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生理状态,依法对其人身进行检查的一种侦查活动。

5)侦查实验是指侦查人员为了确定和判明与案件有关的某些事实或行为在某种情况下能否发生或怎样发生,而按照当时的条件进行实验的一种侦查活动。

6)复验、复查是指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时,对公安机关的勘验、检查认为需要复验、复查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进行复验、复查,并可派检察人员参加。

四、搜查

1. 搜查的概念和意义

搜查是指侦查人员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罪证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寻、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

搜查对于侦查机关及时收集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等具有重要意义。

2. 搜查的程序

1)搜查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有义务按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的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

2)搜查时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否则被搜查人有权拒绝搜查。但在执行逮捕、拘留时遇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亦可进行搜查。

3)搜查时应有被搜查人或其家属、邻居或其他见证人在场。搜查妇女的身体应由女工作人员进行。

4)搜查的情况应制作笔录。

五、扣押物证和书证

1. 扣押物证和书证的概念和意义

扣押物证和书证是指侦查机关依法强制扣留或冻结与案件有关的物品、文件、款项的一种侦查行为。

扣押物证和书证有助于防止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重或罪轻的物证、书证发生毁弃、丢失或被隐藏等情况发生。

2. 扣押物证和书证的程序

1)扣押物证和书证通常是在勘验、搜查时进行的。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与在场见证人和持有人查点清楚,并由侦查人员、见证人和持有人签名或盖章。

2)扣押的物品和文件需妥善保管或保存,不得使用或损毁。

3)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时,应经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批准。

4)对于扣押的物品、文件、邮件、电报或冻结的存款、汇款,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在3日内解除扣押、冻结,退还原主或原邮电机关。

六、鉴定

1. 鉴定的概念和意义

鉴定是指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并作出鉴定结论的一种侦查行为。

鉴定对于侦查机关及时收集证据,准确揭示物证、书证在诉讼中的证明作用,鉴别案内其他证据的真伪,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查获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作用。

2. 鉴定的程序和要求

1)选定鉴定人可通过指派或聘请的方式进行。

2)侦查机关应为鉴定人提供必要条件,及时送交相关检材和对比样本等原始材料,并介绍与鉴定有关的情况,但不得暗示或强迫鉴定人作出某种鉴定结论。

3)鉴定人进行鉴定时应遵守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4)鉴定人完成鉴定后应写出鉴定结论,并签名。

5)侦查人员对鉴定人作出的鉴定结论应进行审查,如有疑问,可要求鉴定人作补充鉴定。必要时,也可重新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进行鉴定。

七、辨认

1. 辨认的概念和意义

辨认是指为了查明案情,必要时让被害人、证人以及犯罪嫌疑人对与犯罪有关的物品、文件、尸体、场所或犯罪嫌疑人进行辨认的一种侦查行为。

辨认对于核实案件有关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等具有重要意义。

2. 辨认的程序

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各自管辖案件的侦查过程中,需要辨认犯罪嫌疑人的,应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或检察长批准。

2)辨认应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

3)多个辨认人对同一辨认对象进行辨认时,应由每位辨认人单独进行辨认。必要时,可有证人在场。

4)辨认时,应将辨认对象混杂在其他人员或物品中,不得给辨认人以任何暗示。

5)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中,辨认人不愿公开进行的,可以在不暴露辨认人的情况下进行,侦查人员应保密。

6)辨认的情况应制作笔录,由主持和参加辨认的侦查人员、辨认人、见证人签名或盖章。

八、通缉

1. 通缉的概念和意义

通缉是指公安机关通令缉拿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的一种侦查行为。

通缉是公安机关内部通力合作、协同作战,及时制止和打击犯罪的一种重要手段,又是公安机关依靠群众同犯罪作斗争的一项有力措施。

2. 通缉的程序

只有公安机关有权发布通辑令。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如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或跨协作区缉拿重要逃犯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报请公安部,由公安部发布通缉令。

延伸阅读
  1. 诈骗罪的立案及刑事侦查程序
  2. 保释和取保候审的区别
  3. 危险驾驶罪辩护词的撰写要点
  4. 什么是刑事侦查,刑事侦查程序流程是怎么样的
  5. 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书

受理阶段热门知识

  1. 逃犯的处理程序及相关法律术语
  2. 公诉案件的定义和特点
  3. 刑事案件的撤案程序
  4. 侦查期限的计算
  5. 刑事诉讼法第172条规定:公诉程序的提起
  6. 公诉意见书:故意伤害罪
  7. 刑事犯罪立案条件
受理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