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23 更新时间:2024-01-19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若干具体问题的意见》,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犯罪线索并进行检举揭发的行为,不能认定为有立功表现。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因为传递立功线索而涉嫌徇私枉法罪、包庇罪、行贿罪等罪名而被采取强制措施进入审判程序。此外,律师也不能透露其他同案犯是否被抓捕归案的消息。因此,在会见时,律师不能从事上述违法违规行为。
使用律师的手机让当事人与外界通电话违反了看守所的规定,会导致律师会见被终止,并可能受到纪律惩戒。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当事人通话导致串供、毁灭、伪造、转移证据材料等后果出现,提供通讯工具的律师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而被采取强制措施。
律师不能直接教唆、暗示等方式与当事人交流串供、毁灭、伪造、转移证据。尤其在会见后,不能透露给当事人亲友关于串供、毁灭、伪造、转移证据方面的信息,也不能将具体的证人、证言、证物等内容透露给当事人亲友。在共同犯罪中,不宜直接告诉当事人其他被告人是怎么说的,以免有串供的嫌疑。虽然在刑法上,构成辩护人妨害作证罪需要有犯罪的主观故意,但在司法实务中,只要律师有上述行为,且造成了串供、毁灭、伪造、转移证据方面的后果,公安机关往往会以涉嫌犯罪为由对律师采取强制措施。
非律师指的是执业律师、实习律师之外的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非律师会见需要经法院、检察院许可。因此,律师不能带非律师参加会见,更不能带当事人家属参加会见,因为当事人家属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会引发串供、毁灭、伪造、转移证据的刑事风险。
律师不能为当事人与其亲友之间传递纸条、信件、食品、药品等;也不能为当事人在其他授权委托书、合同上签字提供帮助;更不能传递任何关于密码、暗语信息等有可能妨碍侦查审判的行为。当事人有话要转达给家属时,律师只能告知与生活、家庭事务相关的内容。对于不合理甚至违法的要求,律师必须明确告知不能转告,坚决不能转告。
根据新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在侦查期间会见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案件的在押人员时,需要经侦查机关许可。与现行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相比较,律师侦查期间会见在押人须经侦查机关批准的范围扩大了。
律师会见特指刑事诉讼过程中,律师行使会见权。律师会见权是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权利。律师通过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了解案件情况,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代理其提出申诉、控告,是其实现诉讼权利的途径。律师会见的权利来源于委托关系的授权和律师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上是关于刑事会见当事人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刑事案件会见当事人的过程中,要按照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处理。如果有其他法律问题,欢迎上手心律师网在线法律咨询平台,律师会为您进行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