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罪是什么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刑事犯罪是什么

点击数:25 更新时间:2024-05-27

 
319128
  一、刑事犯罪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对于刑法程度的解释

  从字面可理解为性质严重、情节恶劣、对社会造成重大危害的犯罪,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察机关侦查的各类重特大犯罪。这是对此广义的解释。但从历次政法机关在论述社会治安形势和开展“严打”斗争使用该语时,是有特指的,并不象字面理解那么宽泛,可解释为由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侦查、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宣告刑在五年有期徒刑以上的刑事犯罪。这是对“严重刑事犯罪”的狭义解释。

  一般认为,我国现行刑事政策体系一般由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对严重刑事犯罪和严重经济犯罪依法从重从快打击(“严打”)、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及对青少年犯进行教育、感化、挽救等等组成。

  其中, 惩办与 宽大相结合是指导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刑事执行的基本刑事政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控制犯罪的总方略,“严打”和“专项斗争”是经常使用的刑事政策手段,其他一般为具体的刑事政策。

  三、我国刑法的发展

  刑事犯罪是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并且这种反映表现的领域和强度,与一个国家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相关。

  建国以来,我国刑事犯罪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低发案阶段,从建国初期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每年全国刑事立案保持在16万至50多万起;

  第二个阶段是刑事犯罪的快速增长阶段,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每年全国刑事立案 从50多万起快速增长到300多万起;

  第三个阶段是高发案阶段,从2000年以来,每年全国刑事立案保持在400多万起以上。

  中国刑事犯罪活动发展的三个阶段,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是相符的。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的关于刑事犯罪是什么的相关内容,我国的刑法对于犯罪行为基本都是有相关的规定的,同时也有包揽条例来进行兜底,如果你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请及时咨询律师处理,手心律师网提供专业律师,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延伸阅读
  1. 刑法对单位犯罪有哪些规定
  2. 高利贷合法吗,是不是构成犯罪
  3. 罪犯绑架孩子怎么判的视频
  4. 寻衅滋事罪有案底有什么后果
  5. 民事案件国家司法救助案办案时效的法律规定

刑法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离婚后是否构成丈夫强奸罪
  2. 经济犯罪对子女入党的影响
  3. 什么是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4. 放火罪的法律定义
  5. 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及处罚
  6. 哪些嫖娼行为可能构成犯罪
  7. 抢劫罪的刑事责任及刑期确定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