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5 更新时间:2024-01-23
强迫交易罪侵犯了交易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侵害了商品交易市场秩序。商品交易应当遵循市场交易中的自愿与公平原则,但在现实生活中,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原则,破坏了市场交易秩序,侵害了消费者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如果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行交易,就具有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强迫交易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提供服务或者强迫他人接受服务,情节严重的行为。暴力可以是对被强迫人的人身或财产实际强制或打击,如殴打、捆绑、抱住、围困、伤害或者砸毁其财物等。威胁是指对被害人实际精神强制,以加害其人身、毁坏其财物、揭露其隐私、破坏其名誉、加害其亲属等相要挟。无论是暴力还是威胁,都意在使其不敢反抗而被迫答应交易。如果行为人采取利诱、欺骗等非暴力威胁方法要求交易,不能以本罪论处。违背他人意志,强迫他人与己或者第三人交易是本罪的本质特征。
强迫交易罪的主体可以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单位犯本罪时,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强迫交易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间接故意与过失不构成本罪。
强迫交易行为属于一种扰乱市场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为了不致于打击面过大,本法规定了强行商品交易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犯罪。情节严重包括促成不公平交易、非法获利数额较大、多次强迫交易、社会影响恶劣、给被害人及家庭引起严重后果、强迫交易严重扰乱市场等。轻微威胁手段进行的强买强卖、强迫他人接受或提供服务,行为有节制、获利有限、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属于一般违法行为,不能认为是犯罪。
强迫交易罪必须发生在商品交易或服务交易中,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有交易事实存在。如果没有这种交易存在,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立即劫取财物的,应当认定为抢劫行为,而不构成强迫交易罪。
强迫交易罪在实施过程中,因行为人的暴力可能致人伤亡。如果致人伤亡,虽然与伤害罪、杀人罪有牵连关系,但不应当以牵连犯处罚原则处理,而应当分别定罪量刑,以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罚。强迫交易罪的法定刑期较低,无法吸收其他罪行的刑期。因此,遇到牵连犯其他罪行的情况,应当作数罪并罚处理。
对自然人犯强迫交易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对单位犯强迫交易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