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回避制度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刑事第一审程序法律知识

刑事诉讼回避制度

点击数:6 更新时间:2024-01-27

 
318564

  回避是指公安司法人员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可能影响刑事案件的公正处理,而不得参与办理该案的一项诉讼制度。

  刑事回避制度适用人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30、第31条和最高两院解释,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以及参与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人民陪审员、书记员、鉴定人、翻译人员、司法警察、勘验人员、执行员和法院中其他占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其中审判人员指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助理审判员。检察人员指检察官、书记员、司法行政人员和司法警察。

  对于检察委员会委员是否属回避之征象,法无明文规定,一般认为,此类委员对案件处理结果有重要影响,从维护司法公正了发,应当归入回避范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违反前款规定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延伸阅读
  1. 刑事诉讼中回避制度的适用
  2. 建立规范执法回避制度,确保司法公正
  3. 刑事诉讼为什么要回避
  4. 中德刑事回避制度之比较
  5. 回避的种类有几种

审判阶段热门知识

  1. 行政赔偿数额的合理计算方法
  2. 高院发回中院再审通过审委会审查才能判决吗
  3. 民事案件发现新证据可以申请再审吗
  4. 下级人民检察院纠正意见正确如何处理
  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条具体有哪些
  6. 一审二审终审后还能抗诉吗
  7. 小额速裁如何转普通程序
审判阶段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